青岛城市学院“三下乡”:微光可成炬 大爱映苍穹
菏泽日报
菏泽日报 知菏泽 览天下
2023-10-10 10:10
关注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去感悟民情,培养我们的社会责任感 ;是延伸课内教育至课外的一种方式,也是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手段。它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它也是当代大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一种良好情势,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2023年7月,青岛城市学院外国语学院微光炙阳实践团的队员们满怀着热情与期待,投身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以志愿者精神,为社会贡献一份绵薄之力。本次活动我们进行了有意义的志愿服务活动,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也成为了我们成长道路上一笔宝贵的财富。 我们的志愿活动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志愿服务中心协助工作人员整理红色书籍、协助垃圾分类;走访至仁和居社区探访老人、进行绿色环保理念宣讲,并且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环保知识调研活动。在书籍整理中,我们感受到了书中的万千景色;在老人讲述的艰苦岁月中,我们体会到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在绿色环保宣讲与调研中,我们感悟到了绿色发展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志愿服务,乐于奉献。我们协助工作人员整理红色书籍,我们可以从书籍中学到知识从而可以能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书籍就是人们的精神食粮。团队成员们在图书室帮助图书管理者整理书籍,在劳动中也在快乐中。

图为“微光炙阳”实践团整理红色书籍 宋晨熙 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蓝天白云需要我们的共同守护。我们走进社区,进行绿色环保理念宣讲,“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现如今的环境污染加剧,导致温室效应出现,人类自然灾害如大火、洪涝等频频出现,所以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团队成员通过线上线下调研、志愿宣讲等形式,倡导市民们要保护环境以及保护环境的方法,市民们可以养成随手关灯关水的习惯,出门采用绿色出行等多种方式来保护环境。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省土地资源、促进再生资源的利用,团队成员们去往社区的垃圾分类站,给市民们发放垃圾分类手册,让市民们更快速了解垃圾该如何分类。用我们自身行动来带动周围的人们一起来保护我们的家园。 铭记历史,珍惜当下,岁月静好,来之不易。我们听社区老人们讲述百年辉煌历史,从照片墙中了解到党员们的志愿事迹,这让我们感觉到身为志愿者的使命担当。团队成员们一同前往社区倾听老党员们的个人经历,这让我们更加坚定了对我党的理想信念,并深刻体会到现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图为“微光炙阳”实践团合影 郝佳瑶 摄 此次“三下乡”活动对团队成员来说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实践经历,让我们有机会了解社会,为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实践是思想的真理”,能够以大学生的身份参与志愿活动是我们很开心、很荣幸的一件事,而此次活动也将成为我们青春中一道绚丽的风景。 社会实践虽短暂,但所得感悟却无可限量。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志愿服务过程中积极奉献,不求回报,时间在前进,我们也在带着志愿者精神不断前进。我们如徐徐升起的骄阳,志愿服务似拨开云层,让阳光倾洒人间。(孟茹 曹欣 孙润)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