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发布双“8条”人才新政
四川劳动保障杂志
民生为本 人才优先 统筹城乡 强化服务
2023-08-28 17:11
关注

聚焦“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有效缓解引才、育才、留才瓶颈问题,8月28日,绵阳市三台县召开重点产业人才和直播电商人才政策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就人才较为关注的子女就学、住房保障等问题以及企业人才队伍如何建设作了详细解答。

去年以来,三台县率先出台“人才新政”,设立5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引进各类人才1500余人,超过前两年全县引进人才数量的总和。在此基础上,三台县委、县政府以产业大突破推动现代化三台建设为重大决策部署,突出抓好产业人才引育用留,提升产业人才队伍整体质量,聚焦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直播电商新经济,先后印发了《三台县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试行)》《三台县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发展八条措施(试行)》等人才新政策。

“企业人才若干措施”

解决引才难、留才难现状

发布会上,三台县委副书记陈科先对《三台县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试行)》(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作简要介绍。他谈到,《若干措施》从引才、育才、留才等方面,共提出了8条具体措施。其中,人才较为关心的子女入学和住房保障问题,相关部门作了解答。

在人才子女就学方面,根据《“梓州英才卡”制度实施办法》相关规定,三台县对“梓州英才卡”持卡人子女从学前教育至义务教育阶段、普通高中阶段可分别享受一次就学优待。持卡人子女选择就读三台博强外国语学校、博强蜀东外国语学校、三台中学实验学校,最后一学年可享受学费全额减免。

在人才住房保障方面,自2022年以来,三台县已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包括人才公寓)571套,预计2024年初交付。符合条件的人才可申请人均15平方米,每月每平方米6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补贴,同时,申请人可结合“职住平衡”和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房源。相关企业高层次人才在申领“梓州英才卡”后,持卡人在三台县行政区域内购买自住商品房(不含别墅),可申请享受购房款总额5%的购房补贴。

在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三台县相关部门将紧扣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建立企业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台账,开展“招才引智”活动,帮助企业集聚“2+1”主特产业(纺织鞋服、健康食品、新能源电池)领域的急需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开展专业人才培训提能,加快提升企业人才队伍整体质量;加大人才政策宣传,积极落实引进人才租房补贴、安居补贴、“双向奖补”等人才激励政策,确保人才支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让各类人才在三台能安心工作、潜心科研、放心创业。

“电商人才八条措施”

增强创业就业带动能力

三台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当前正承担着全省首批县域商业建设示范的重大使命,以人才为引领乘势发展直播电商,既是顺应时代大势、落实政策要求的务实之举,也是加快释放农业优势和人口红利、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之需。为进一步推动构建人才引领直播电商新经济、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三台县出台了《三台县支持直播电商人才发展八条措施(试行)》(以下简称《八条措施》)。该措施也是全省首个县级层面出台的支持直播电商人才专项措施。

据介绍,该《八条措施》分别围绕引进、培育、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其中,用人单位(企业)引进年直播网络销售三台产品1000万元以上的明星主播,给予用人单位最高10万元补贴;对首次创办小微直播电商的企业并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给予每户2000元一次性补贴;开展县级优秀电商带货直播间评选,对获评的人才(团队)给予每个直播间1至3万元奖励;对首次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园区)称号的,分别给予30万元、20万元、10万元一次性奖励;适时评选一批“三台直播电商优秀团队(人才)”,给予团队最高10万元、个人最高3万元一次性奖励。

下一步,三台县将以两项人才专项政策的出台为契机,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三台创新创业,促进三台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三台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记者 陈鹏)

具体内容:

《三台县支持重点产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若干措施(试行)》

1.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实践锻炼”。统筹调剂10名左右事业编制,根据重点企业需求专项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并安排到重点产业企业一线进行实践锻炼,时间不少于2年,期满后实行“双向选择”。

2.大力实施企业引进人才“双向奖补”。动态发布企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鼓励企业全职引进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学历等情况给予企业每人1000元至5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给予人才每人每月300至3000元的生活补助,最长连续补助3年。

3.支持企业使用高端人才“柔性引进”。支持企业柔性引进人才(团队),按企业实际支付劳务报酬总额的20%给予企业柔性引才补助,每家企业每年累计最高给予10万元。对成功揭榜并实现成果转化的项目,按揭榜到位金额的20%给予资金补助,项目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4.鼓励支持党政专业人才“惠企服企”。按重点产业企业需求,设置驻企工作服务专班,从县内党政机关选派干部人才到企服务,助企发展。

5.加强院校地企深度合作“订单育才”。鼓励企业联合大中专职业院校,“订单式”开展人才联合培育项目,按照培育项目实际投入的50%给予补贴。对企业自主开展人才培训的给予最高每人600元的培训补贴,每家企业每年最高补贴10万元。

6.助力企业建设更高水平“创新平台”。对新认定的国省市级创新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两站一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分别给予最高30至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和资助。取得市级及以上科研成果的产学研用合作项目,按项目合作到位金额的20%给予补助。针对高层次专业人才领办(创办)科技型实体企业,一次性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对于企业承办人才活动的,给予最高10万元的活动经费支持。

7.畅通企业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打破户籍、身份、档案、所有制等制约,不同体制、不同企业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年限可连续计算。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可直接申报相应级别职称,对论文、科研、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不作统一硬性要求。支持企业工程技术领域高技能人才参加专业技术中高职称评审。

8.用心用情纾解企业人才“后顾之忧”。对硕博人才或相当层次人才子女,由教育部门统筹协调县内公办学校(含幼儿园)就读。人才引进后优先安排入住人才公寓,未安排入住人才按不超过每月600元进行租房补贴,全职在三台工作满2年且在县内购置自住首套商品房给予最高10万元一次性购房补贴。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