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州:走实“局长方阵” 踏平“服务坎坷”
荆州日报
荆州主流权威媒体,现已建成融合传播矩阵
2023-08-22 10:35
关注

窗口人员:带着材料来办事的,可能是自家“一把手”,办事流程优不优,领导看在眼里。

企业群众:在窗口面对面提供服务的,可能是一位局长或书记,自己的意见建议,要当场提出来。

局长(书记):坐窗口体验办事流程时,发现可精简整合的环节,一定要进行专题研究整改。

这是5月份湖北荆州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以来,记者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采访中,了解到的心理活动写照。

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以监督人员身份找问题——连月来,荆州市、县两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兼顾“三重身份”,在一线蹲点,在窗口体验,推动政务服务再优化,掀起了一阵局长办事解难优服务的热潮。

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

“我要办老年人优待证,需要提交什么资料?”

“您好!只需要提供身份证就可以了。”

“能不能线上办理?”

“可以,现在几乎所有事项都能线上办了。”

6月8日上午,在荆州经开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该区公共服务局局长郑俊来到大厅公共服务窗口,现场体验了老年人优待证的申办流程。

郑俊在公共服务窗口体验办事流程

由办事流程的设计者,转变为办事流程的体验者,郑俊表示,办事的效率高不高、环节优不优、评价好不好、服务便不便,只有自己亲身体验一遍,才有更深刻体会。

根据“局长走流程”活动要求,各部门主要领导在以企业群众身份走流程时,从事前咨询到表格填写,从排队办理到事项办结,要全流程体验,切实体验企业和群众办事的真实感受。

“个体工商户怎么注册和变更?”“内资企业设立登记要准备哪些申请材料?”“我办理的事项需要哪些步骤,何时能办结?” 6月13日,在松滋市政务服务中心市场主体登记窗口,该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维军向窗口工作人员提出一连串问题。

通过转换身份体验流程,张维军敏锐发现,企业开办登记流程虽然总体便捷,但也存在邮箱可为非必填项、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产权人身份信息易暴露风险等问题。随即,他亮明身份,举一反三,在办事满意度、用户体验度、服务成熟度、平台易用度5个方面提出整改意见。

以工作人员身份坐窗口

除以企业和群众身份体验办事流程外,荆州市、县两级局长还亲自上手,以窗口工作人员的身份,全流程操刀政务服务事项办理。

6月6日上午,申领母亲丧葬费的王芒利来到荆州市民之家,望着眼前忙忙碌碌的窗口,亲人新丧的悲伤再度涌上心头,一时间不由陷入迷茫,不知事情该从何办起。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上前询问,随后带着王芒利跑前跑后,不到半小时便申领成功。这位热心的“工作人员”,正是荆州市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裴毅。

“当天本来很悲伤,裴局长的热情接待、耐心解答,让我心情好了很多!”事后,得知情况的王芒利说。随后,她还在窗口留下联系方式,并表示,“如有媒体采访,我可以现身说法”。

在荆州市民之家,荆州市人社局还公示了“局长坐窗口”日程安排表,让局党组书记和班子成员轮流坐窗口,以“专家坐诊”的服务模式,解决企业和群众的“疑难杂症”。

裴毅坐窗口接待办事群众

“改制企业的养老保险办理,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裴毅坐窗口当天,一次性遇到6起关于养老保险的“疑难杂症”。

湖北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为员工补缴养老保险的事项是其中之一。窗口人员看过材料后,发现该员工补缴时段较长,且涉及企业改制,要求补充相关法律文书。然而,由于年代久远、人员更迭,这些材料很难找齐。“这种情况可以按改制职工安置方案办理。”经过裴毅现场协调,补缴手续顺利办结。

以监督人员身份找问题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在“局长走流程”活动中,监利市资规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忠成“走”出了心得体会。

以前,监利市民办理二手房交易不动产登记,需要将原有证书带到窗口,由工作人员收回。吴忠成在该市市民之家窗口发现,经常有市民忘带原有证书,导致不能当场办证。

“这一步流程,难道就不能再简化?”吴忠成和相关窗口单位工作人员沟通后,决定减去收取原证这一环节,让工作人员获取电子不动产证书的同时,原有证书自行作废,既省去携带纸质材料的麻烦,又杜绝了市民因证书交换带来的纠纷。

监利市税务局局长为纳税人办理窗口业务

在荆州市本级层面,也有不少部门“一把手”在“走流程”过程中,揪出一系列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堵点难点。

6月2日,荆州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杨从国发现,在“农药经营许可证”办理的场核查环节,需要申请人来回提交材料。当即,他就提出整改意见,将其改为内部流转,变群众跑腿为数据跑腿、部门跑腿。

证照能否共享,事项能否联办,环节能否再优化,材料能否再精简,时限能否再压缩,跑动能否再减少……“局长走流程”过程,同步成为市、县两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查找问题的过程。

截至目前,荆州全市“局长走流程”已完成461人次,实现第一轮部门全覆盖,不仅体验高频政务服务事项1029个,同时还发现关于材料精简、流程优化、服务态度、系统建设等方面问题212个,其中市本级38个,县市区174个,已整改完成154个。

随着“局长走流程”常态化,荆州市政务服务质量明显跃升。据统计,当前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即办件占比达87%,零跑动事项占比达95.7%,减时限比例达92.7%,200个证照类型免提交,减少申请材料近7万份。

优化政务服务,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必答题。优化营商环境,是荆州奋力建设江汉平原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必由之路。去年,荆州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提升幅度最大。今年,在“局长方阵”走深走实的带动下,荆州营商环境建设必将迎来崭新篇章。

评论——

局长走流程:打开政务服务改进的大门

近期,湖北省荆州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展开“局长走流程”活动,市、县两级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亲身体验政务服务流程。

以普通办事的“老百姓”身份站到窗口前,切身感受群众在办事过程中的焦虑和困惑、迷茫和难题;以“窗口工作人员”的身份坐到平台后,真实体会基层干部职工的压力和辛劳……身份转变,带来宝贵的视角转变和思维转变,而这种转变,对改进政务服务、增加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有裨益。

让“一把手”从群众的角度察看办事流程,从基层的视野检视工作程序,由此带来的是更为深刻的思维转变。一些原本看似合理的步骤,在新视角下被发现存在冗余。比如,为了防止证书被盗用,市民办理业务时需要交出原件,这就增加了跑腿功夫。但是坐到窗口后,领导发现其实可以通过内部网络获取证书信息,省去上交原件的麻烦,一些长期难以解决的难题,在新思维启发下得以简易化处理。比如,企业改制后为员工补缴养老保险一直比较麻烦,但领导通过现场沟通后,发现可以按照改制方案简化手续。群众办事的难处、基层工作的困境,也因“一把手”的视角转变和思维转变迎刃而解,成为优化改进的切入点。

据统计,在此次“局长走流程”活动中,各级领导共发现问题212个,切实提出了解决思路。一些原本可能被认为“没办法”的难点,通过“新视角”的启发,找到了突破口;一些流程得到简化,使之更加科学、流畅;一些冗余被去掉、一些梗阻被打通。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局长走流程”有利于部门领导深入了解业务办理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其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办事流程。他们可以发现办事流程中的瓶颈和问题,进而提出改进措施。这不仅能让局长们更好地掌握业务,也能让政务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和遇到的难题更真实、深入的理解,有利于局长们更好地管理和开展工作,提升效率和服务质量。

这也是一次行政理念的转变。从管理转变为服务,局长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群众的需求和关切,从而转化为最贴心的服务。同时,将行政行为从被动转为主动,可以更及时、更有效地解决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升群众对政务服务的满意度。

“局长走流程”活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它以身份转变为切入点,以改善政务服务质量、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结果,以改进政务服务为目标,体现了荆州各县市政府领导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一步探索,对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决心和信心。但“局长走流程”不能停留在表面,要从转变视角和思维的实际效果出发,通过亲身体验,深入发现问题,认真解决问题,切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坚决避免将其演变为虚有其表的形式主义,要形成常态化机制,避免一阵风式推进,而是要持之以恒,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

作者:刘蜜 来源:荆州日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