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报讯 广州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小院建设日前在粤西肇庆、怀集、四会三地分别启动。
肇庆、怀集、四会市领导、业余体育运动学校领导、教练员和相关工作人员、广州体育学院副校长李裕和、运动训练学院院长孙健、研究生院院长周良君以及体育科技小院建设团队师生出席启动仪式。
体育科技小院是深入贯彻落实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指示精神的新举措,是推进实施国家体育总局等十二部委关于《关于推进体育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的指导意见》的新路径,是探索高校体育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融合的新模式。启动会上,李裕和表示,开展体育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是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发挥体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中的综合价值和多元功能,推动形成乡村体育发展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李裕和代表广州体育学院分别向肇庆、怀集、四会三地青少年业余体育运动学校授予体育科技小院牌匾。怀集、肇庆、四会市领导均表示,体育科技小院建设工作是提升基层教练科学化训练水平、破解乡村体育人才队伍匮乏、选拔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苗子的重要手段,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体育科技小院启动仪式结束后,广州体育学院孙健教授团队就科学训练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青少年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与实操技能开展培训,为肇庆、怀集和四会三地青少年业余体校教练员、中小学体育教师及相关工作人员提供科学训练指导。同时,广州体育学院科技小院建设团队师生为三地运动员开展运动能力实时监测与评价。通过便携纵跳测试系统、光电分段计时系统、力量功率测评系统、反应灵敏监测系统、人体成分分析仪等数字化设备,实时监控训练质量、采集关键数据,对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力量、速度、灵敏、反应、柔韧等进行科学评测与科普推广,为业余体校建立乡村体育后备力量“雏鹰计划”体育苗子成长档案。
体育科技小院的建设能够有效整合高校与地方力量,发挥项目、师资、设备、场地优势,构建高等院校-基层体校“产、学、研、竞、训”平台,促进教学和科研成果转化与科普推广,提升基层体育运动学校科学化训练水平和后备人才质量。未来,广州体育学院与各地体育科技小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入推进科技小院的建设与发展,共同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科技助力模式,积极做好竞技体育人才梯队建设,促进青少年业余训练科学化、高质量发展,为优秀体育苗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乡村振兴和体育事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文:黄心豪 广体宣 供图:广州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