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巡礼 | 未来精工技术学院:明德精工,未你而来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的官方人民号
2023-06-14 11:10
关注

01 学院简介

为响应国家号召,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培养能够有效解决 “卡脖子” 技术问题的“智能无人 +” 领域未来领军领导人才,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整体提升。北京理工大学于 2021 年成立以 “精工” 命名的未来技术学院

“精工” 内涵

未来精工技术学院名称中“精工” 二字取自“德以明理、学以精工” 之北理校训。 “精” 中有 “尖”,寓意敢闯会创,蕴含着特立科研潮头、勇摘工业桂冠领军人才所需的学术、技能及品质属性。

学院秉承“立德铸魂、强基拓新、优教精学、致真求实” 理念聚焦 “智能无人 +” 相关战略领域及 “卡脖子” 技术方向集中全校最优质师资与平台资源。

采用 “三新”“三柔”“三全”“两贯通”“四融合”创新性培养思路与育人理念,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高地。

育人目标

瞄准 “智能无人 +” 领域 “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扎实数理基础、贯通学科知识、融合创新实践、强化前沿技术、延拓国际视野。着力培养富有家国情怀强国责任,执着坚毅担当作为,具备前瞻性批判性颠覆性思维和扎实跨学科学术基础的智能无人系统及其平台领域的拔尖创新领军领导人才

张军院士指导班级建设与学生发展

02 培养特色

柔性培养

实现养方案课程体系研究创新综合设计柔性化定制,学生在院士导师、学术导师的指导下可自主拟定培养方案、自选主修专业、自主申请辅修专业、自主探索选修课程。导师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与探索,注重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 “学生发展档案”,记录学生多维卓越发展历程。

柔性选拔与评价

建立科学完善的招生选拔与学术能力评价机制,高考招生与动态选拔相结合,遴选最具培养潜力的优秀生源,重点关注学生前沿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数理基础研究潜力创新能力心理评估等开展综合评价。培养具有时代担当扎实基础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团结协作、适应未来科技领军角色的拔尖创新人才。

全杰出导师

定位 “智能无人 +”方向,选配由院士、外籍专家、国家级人才组成的梯级学术导师队伍。每位学生均有一位院士导师,导师团队指导学生专业发展学术研究及科创活动。建设多维梯级学术研究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根据培养路径选择,为学生提供研究支撑保障环境,指导本科生开展学术研究或项目制实践教学。

全融通教育

打造本硕博纵向贯通、多学科横向交叉、理论 - 实践 / 技术 - 人文 / 基础 - 综合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要素集。本科一年级至二年级开设全院士导师讲授导论课程、核心数理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学科基础课程。本科三年级学科贯通型课程、高端交叉型课程。本科四年级开始进入本硕博贯通培养阶段,开展前沿领域研究,实现 “深厚数理基础 + 专业知识” 相贯通,“创新教育 + 实践训练” 相贯通。

由院士讲授的导论课

全球化视野

提供丰富机会,支持学生赴海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交流。通过联合培养、学生交换、国际课程、参加国际会议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与国际交流能力,并进一步厚植家国情怀,激发奋斗热情、拓展科技视界。

实践平台

聚焦 “智能无人 +” 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工程问题,依托自主智能无人系统国家级科研实验室,构建高水平科教深度融合实践平台。让未来学子在实际重大科研任务背景中,“真刀真枪” 磨炼卓越科研品质与优异创新能力。

双领素质 书院熏育

传承徐特立教育思想,打造特立书院精神内核。实施书院、学院协同育人机制,重点培育学生六大核心模块的英才气质。实施以“领航”牵引、“筑巢、寰宇”支撑、“雏鹰、强翼、丰羽、翱翔”主体 “鹰翔计划”。构建以学术导师为核心的“七位一体” 导师队伍,加强名师引领,打造品牌活动,全面培育学生英才气质和人文素养。

招生咨询

电话:68918992、81381042

网站:http://xuteli.bit.edu.cn/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