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机器人做同学 金华市西苑小学:科创教育点燃智慧童年
蓝媒教育
新闻媒体与美好教育深度融合,记录教育每一天
2023-05-31 18:36
关注

“你好呀!”“你好!”随着此起彼伏的招呼声,机器人“西西”“苑苑”立马挥动机器臂热情地招呼:“西苑小学欢迎你!赶紧去找自己的教室和位置吧!”在金华市西苑小学的开学迎新日,集科技与颜值于一体的人形智能Pepper机器人“西西”“苑苑”成了校园的焦点,新入学的一年级小朋友围着这位“新同学”好奇不已。西苑小学以“AI+机器人”为核心特色,将科创教育打造成为颇受学生喜爱也成绩斐然的一大亮点,在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共识下,成为金华市教育“AI+机器人”未来英才培育计划的一大典型。

84e3f08fb40ed1099b18c17dab061443_.jpg

作为《浙江省机器人创新实验室项目》首批实验学校、金华市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学校、金华市小学创客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浙江省首批机器人应用示范学校,西苑小学从2014年启动机器人项目试点,至今已拥有六间高规格创客教室,共1400平方米,包括计算机实验室、机器人教室及训练教室。“科创教育的实现依赖于硬件基础,在充足的教学硬件配备下,我们通过机器人教育激发和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能力,覆盖一至六年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求,给他们心中播下一颗科技创新的种子,希望他们能像科学家一样探索,像工程师一样创造!”金华市西苑小学校长黄旭传说道。

“机器人语言”实现校园互动 科技启蒙激发创新思维

从Robosim中鸣机器人、萝卜圈虚拟机器人到Pepper机器人,西苑小学分年段开展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教学:一二年级重在基础“搭建”,三四年级学习“编程”,五六年级进行“虚拟机器人”教学及原理讲解。在这样的系统构建与开发基础上,本校教师编写了包含《百变3D》《当Arduino遇上Mixly》《多彩科技》等七个版块校本系列教材以及《人工智能之pepper》《Pepper玩转校园》《奇思妙创人工智能》《AI虚拟机器人》等四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

5866fc09b34e0bbcffc67b165c9d62e2_.jpg

“欢迎进入人工智能的世界!”西苑小学的机器人教育带领孩子们循序渐进地从人类社会走入机器人世界,通过学习机器人的语言、逻辑与规则,将目标任务转化为机器人能“听懂”的指令,从而代替人类实现许多应用功能。以Pepper机器人为例,在迎接各大访问团、检查团、游考等校园大型活动时,Pepper机器人经常作为“优秀学生代表”出席。疫情期间,为引导居家人员一起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Pepper机器人还为大家开展《租了个猪》垃圾分类知识大挑战。

cfc89b1ad919ab7337f4c7cbdce906b3_.jpg

“Pepper机器人的一切行动都需要学生通过编程来实现。先要思考让Pepper机器人做什么,接着思考怎样编程才能实现,在编程过程中需要用到哪些模块。在实践尝试中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学习能力,懂得谋篇布局。”金华市西苑小学校长黄旭传说道,“所以,机器人教育是创新能力培养的最佳载体。”通过网络连接创建“房间”,学生在电脑端进入“房间”,将指令整理输入,Pepper机器人便能进入“房间”下载这套指令,完成动作。“聪明“的Pepper机器人,是因为背后有“聪明”的小小设计师,因此,“机器人教育”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对接。

科创大赛涌现“小达人” 精英培养成就梦想童年

在2022年科技项目比赛中,西苑小学省级及以上获奖人数高达25人次,市级以上奖项达43人次。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全省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世界机器人大赛浙江选拔赛“超级轨迹星际探索”项目中均屡创佳绩。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智能场馆、课程资源、有效的训练机制的结晶,更少不了师生辛苦的付出。“准备比赛期间,学生几乎每天都来训练,甚至晚上都在!这不但要求他们花时间精力,更要求他们平衡好自己的学习。这些学生进入初高中后,往往会继续参与科创项目,同时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西苑小学信息中心杨瑶老师说道。

a8499ed96c7ce8c568cf4079e1ee4962_.jpg

精英培养则将机器人教育的意义继续扩大。在选拔、训练、参赛的过程中,学生需调动更多能力,才能扮演好“项目负责人”的角色。“各位老师好,这是我们的参赛机器人,我们的设计思路是……”在非现场赛时,一段流利、清晰的作品视频介绍成为赢得比赛的重要评审要素,口头表达能力将起到关键作用。而在现场赛时,老师不能陪同,手机不准携带,选手要独立完成2小时的提前调试以及所有突发状况的应对。专注度、耐力、细心、抗压能力……各项能力与素质将在一次次走向精英的筛选过程中被磨砺而出。

“我们开展机器人教育并不是为了将学生培养成科学家、发明家,而是希望他们通过机器人的学习,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策略去解决问题。让‘创新’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关键在于敢想敢做,推陈出新,在任何时候都具备独立思维与源源不断的创造力。”校长黄旭传说道。

记者 陈雨潇 通讯员 杨瑶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