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颇受初三学子与家长的青睐,报考人数大幅增加,录取平均分逐年提升。作为深圳职教界的一面旗帜,深圳一职近年来大动作频频: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打造中高衔接“1+8+N”模式,与华为、腾讯、汇川技术等上市公司开展校企合作……如果真的把目光望向深圳一职,就会发现,这所有着“引领深圳中职发展、办学特色辐射全国的南国职教明珠”称号的学校,正在为人才提供多元选择。
▲走进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楼东面墙体挂满了祝贺竞赛队获奖的条幅
三二分段贯通升学通道
为了推动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端技能型人才,2022年11月,深圳一职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深信院)宣布共同合力打造中高衔接“1+8+N”模式,打响了深圳中高职衔接的第一枪。
▲深圳一职与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签约现场
这次深圳一职与深信院的合作签约,是深圳职教领域的大事、喜事。“1+8+N”模式是指1个保障机制、8个衔接、N项措施。具体包括:联合成立合作管理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在招生衔接上,实施三二分段;在专业衔接上,进行联合优化调整;在师资衔接上,联合培养指导;课程衔接上,实现共建共编共享;在基地衔接上,推进产教融合;在团队衔接上,共同进行科技开发;在服务衔接上,双方合力开展社会服务;在国际衔接上,共推国际化拓展项目。此举极具先锋示范意义,也将推动深圳职业教育高端发展。
在此次深圳一职与深信院的合作中,三二分段尤其瞩目。三二分段是指高校和中职学校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五年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以“三二分段班”的名义单独编班,先在中职学校就读3年,转段考核通过并符合相关要求的,可被对口高校对应专业录取,并在高职院校就读2年。
今年拟有计算机应用、网络信息安全、移动应用技术与服务、大数据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会计事务、界面设计与制作、环境治理技术等8个专业与深信院联合开展“三二”分段培养,拓宽了升学渠道,为助力学生贯通式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8+N”的中高衔接模式也在实践中焕发了无限的生机,进一步畅通了中高职衔接之间的升学通道。
王牌专业培育能工巧匠
深圳一职设有福田和坪山两个校区,紧跟产业发展设置了17个精品专业,打造了3个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专业、5个市级品牌专业。
每个专业均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从知识基础、职业素养、实践能力、技术技能、创新创业多维度培养学生,全方位赋能学生升学就业和未来发展。其中,作为兼获国家级、省级重点及市级品牌专业称号的计算机部和电子信息部更是深圳一职的王牌专业。
深圳一职计算机专业自开办设立,是首批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广东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专业、深圳市品牌专业。17人的专业教师队伍中,有11名高级教师,1位博士,7位硕士,6人荣获国家级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1人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1人获深圳市技术能手称号,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比例达90%。
除了师资队伍强大之外,深圳一职计算机部还配备10间标准计算机教学实训室。建设有腾讯云计算实训室、华为网络实训室、网络安全攻防实训室等3间专业实训室,为学生提供极为完善的实训条件。在软硬件的搭配下,深圳一职计算机部学子取得了卓越成绩,学生累计获得全国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20个,其中一等奖9个;广东省省级奖项22个,其中一等奖7个;深圳市市级奖项28个,其中一等奖17个。此外还获得了“世界机器人大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赛项”全国一等奖1项。
▲深圳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园风光
同样创建于1983年深圳一职建校初期的电子信息部,作为国家中等职业学校重点专业,也有着深厚的专业底蕴。电子信息部拥有着一支专业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现有的13名教师中,拥有4名高级教师,4名中级教师,3位研究生,教师队伍中有许多老师拥有“全国职业院校优秀指导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技术能手”“深圳工匠”等称号。
电子信息部大力推进学生技能竞赛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比赛,共设立竞赛项目9项,指导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17人次,二等奖9人次,三等奖15人次,省赛一等奖25人次,获奖学生通过自主招生免试入读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及其他院校共计40余人。设立了工业机器人仿真与调试实训室、智能产线控制与数字化管理实训室等设施,电子信息部全力为学生更好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教育培养。
计算机部与电子信息部是深圳一职办学成绩的缩影。截至目前,学校已累计培养了40000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中很多人已成了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能工巧匠”。
校企合作将中职教育落在实处
深圳一职党委书记唐飞认为,职业教育是有别于普通教育的一种类型教育,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能。职业教育要高质量发展,提高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是关键,而校企合作无疑是实现产教融合最重要的路径,是企业、学校、学生乃至社会共赢的重要举措。
▲深圳一职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以计算机部和电子信息部的校企合作为例,计算机部目前共与7家计算机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其中头部企业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腾讯云计算科技有限公司,电子信息部长期深入合作的主要有2家企业,分别为北京新大陆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汇川技术有限公司为国内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龙头企业,深圳一职是其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进行合作的中等职业院校。
深圳一职致力于打造“一部一企业一特色一示范”的“四个一”的校企合作模式。计算机部主任潘涛介绍,在计算机专业具体实践中,主要是课程融合、实训融合和专业模式共建这三个部分。“我们会对标企业的行业标准,将职业认证标准融合到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中;将企业实践场景逐步融合到校园中,让学生们沉浸式体验公司场景。”潘涛认为,“校企合作,能让企业末梢端真正下沉到中职。中职学生也能更加了解行业生态,未来选择自己要从事的行业也将更具信心和兴趣。”
▲深圳一职与汇川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合作
电子信息部主任练俊灏认为,以往很多大学生进入企业,还需要一段适应和学习的过渡期。但现在通过深入合作,中职学生对企业的运作和实践方式都有了更大程度地了解。“对于学校师生而言,校企合作是一个极为宝贵的学习机会”。对于教师来说,在课程上能根据企业需求编写教材,教师也将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紧跟行业变化,更新迭代教学重点。
深圳晚报记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