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光讯(李燕 记者 张允铎)西安市浐灞第十小学自建校以来,通过文化引领、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科研兴校,架构学校顶层设计、注重特色课程建设、深耕教师业务提升,致力于办一所“根基实、品位高、共成长”的特色学校。
浐灞十小积极探索和构建“双减”视域下的教育模式,以“三个课堂”为着力点、以“作业革命”为突破点,以教育科研为撬动点,助力学校质量提升。
聚焦“三个课堂”,深化课堂革命
浐灞十小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口,聚焦三个课堂,推动“课堂革命”,助推“双减”落地。即夯实“第一课堂”,丰富“第二课堂”,拓展“第三课堂”。
一是强化提质增效,夯实“有效力”的第一课堂。学校以第一课堂为主阵地,借助行政推门课、赛教课、专家问诊课、教研组磨课等活动,不断优化上课环节,提升教师素养,打造“十小四有好课堂”。
二是构建“枫藤”课程体系,丰富“有活力”的第二课堂。学校以“生活为源、生长为本”为课程理念,精心构建指向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枫藤”课程体系,强化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内涵。
三是注重五育融合,拓展“有合力”的第三课堂。
优化作业管理,赋能师生成长
浐灞十小不断加强作业研究,提升作业效益。积极建构作业设计体系,优化作业结构,建立“12345”作业管理机制,作业案例获浐灞生态区典型案例。
作业设计
加强教育培训,助推教师成长
学校以研促训,学研结合,通过承担教研、科研培训、项目学习、课题研究等活动,建设教师科研梯队,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助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现有“三级三类”骨干教师5名,浐灞生态区教学新秀1名。
在过去的一年里,该校教师辛勤播种,一起用努力和进取,在教育科研这条路上挥洒汗水,敢于创新、突破自我,为十小的教科研增添着宽度、深度与温度,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丰硕的成果也伴着阳光雀跃而来。
“研”途花开 未来可期
3月10日下午,浐灞生态区教育局召开教科研工作会议。经浐灞生态区教育局教科研中心综合评审,学校被评为西安浐灞生态区2022年教科研工作先进单位,陈诚老师荣获“教科研先进个人”称号。
学校坚持以培养科研型教师为职业目标,2022年国家级结题课题1项,3项省级规划课题立项并开题,市级课题在研2项,区级课题结题4项。
多名教师在第六届西安市微课大赛、西安市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中荣获佳绩。
劳动教育谱华章
学校结合实际,深挖文化内涵,构建出了“生活为源、生长为本”的枫藤课程体系及“4C”劳动教育新模式,同时以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发“藤创”劳动课程群。
在校内外重构空间场所,创建“云中篱园”、“崖畔牧歌”劳动实践基地,开展项目式、探究性劳动学习。
2022年,学校劳动教育微型课在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开展的《爱劳动 想未来》劳动教育微讲堂活动中进行展示,4节劳动教育教学设计在陕西吴积军名师工作室公众号发布。学校部分教师参与了陕西省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编写工作,教师团队参与陕西省劳动教育跨学科学习指导手册的编写,学校劳动教育案例被推荐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劳动教育”板块资源评选。
梦想熠熠,使命灼灼。2023,风好正是扬帆时。浐灞第十小学将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断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