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开春不久,鲁东大学教授、国家现代农业(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山东省农业(贝类)良种工程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杨建敏,带领团队来到河口区新户镇华春渔业公司,指导开展刺参良种选育对比实验活动。
杨教授本次实验,是针对制约黄河三角洲刺参产业发展缺乏良种的问题,以复合性状育种等技术,开展刺参优良种质创新,加快刺参新品种选育进程,获得具有高产抗逆的刺参新品系,提升刺参种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推进水产种业的现代化水平,带动黄河三角洲以及全省海水养殖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健康发展。
在现场,杨教授还耐心解答了渔业养殖方面的其他问题,现场气氛热烈,大家一致表示受益匪浅。近年来,新户镇以党建链串起产业链,充分发挥产业链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推动渔业产业技术创新链、科技人才链、政策资金链等要素融合发展,聚焦聚力,全力培植。新户镇精准发力,释放人才效能。充分发挥渔业产业链党建引领作用,按照专家指导,高校科研单位参与,政企联建,养殖主体受益的工作方式,推介绿色高效优质技术,助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为推动渔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户镇成立海洋产业党建联盟,积极发挥作用,定期召开渔业发展论坛,分享渔业成果,研究存在问题,破解存在短板和不足。依托微信群、微信公众号、农技推广APP等,为养殖场户提供便捷信息化服务,开展“三进三送”活动,推行“行业部门+渔业协会+养殖户”“专家+龙头企业+养殖大户”等服务模式,为渔业发展搞好沉浸式服务。
“我们通过专家指导,提高了刺参养殖的效益的同时,带动就业和产业升级。”华春渔业公司老板解秀春介绍说,“专家指导的海水养殖与育种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的延伸,极大提高了产量,增加养殖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收入。”
近年来,华春公司针对目前刺参养殖产业中对优良抗逆种质的需求,与鲁东大学杨建敏教授团队共同研发刺参“华春1号”培育熟化刺参耐高温高耐受新品种。在此基础上,建立优良刺参高耐受品系苗种繁育、中间养成和规模化池塘养殖技术体系。将刺参新品种和新技术、养殖新模式进行示范推广,提高了刺参的养殖安全及养殖效益。
党建搭台科技唱戏,推动了新户镇海洋产业良好发展。现在,新户镇渔业养殖基础设施建设、良种选育、生产经营管理、环境保护、良种、良法、绿色健康发展之路正在破题。同时,在与专家人才相互学习过程中,新户镇渔业养殖企业、示范户等掌握了新知识、学会了新技能,锻炼了实际工作才干,提高了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图文:张吉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