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州:光伏产业追“光”逐“日”“钱”景无限
巴音郭楞融媒体中心
传播党的好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
2023-01-15 14:26
关注

巴音郭楞日报记者 周海霞   

1月10日,朔风凛冽,尉犁县兴平镇广袤的戈壁滩上,塔里木油田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基地的太阳能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尉犁县领导看来,这是在戈壁滩上追“光”逐“日”的财富,将成为未来尉犁县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不久,塔里木油田在尉犁县建成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基地,该项目年发电量可达2.1亿千瓦时。随着项目建成并网发电,全面拉开塔里木油田沙漠戈壁荒漠新能源基地建设的序幕,成为油田新的能源当量“增长极”。塔里木油田2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包括巴州尉犁县100兆瓦、且末县100兆瓦两项工程,总占地面积达7176亩,由光伏阵列区、升压站区及储能区组成,每年发电量可达4亿千瓦时,能满足近50万居民一整年的用电,相当于替代标煤12.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6.9万吨。

在若羌县,10万千瓦光热(储能)+90万千瓦光伏示范项目总投资56亿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79亿元。进场道路已铺设完成,现场混凝土灌注桩、钢旋桩试验检测工作已完成;水土保持方案、防洪评价报告正在按专家评审意见修改。该项目计划2月底复工,主要完成基础施工、支架安装、升压站施工等,预计10月30日前完成400兆瓦光伏设备发电基础;11月15日前完成200兆瓦光伏支架安装;11月30日前完成光热部分土建工程;12月5日前完成100兆瓦电池组件安装;12月10日前完成升压站施工。

这些项目都是巴州光伏产业发展的蓬勃势头的代表。

记者从州发改委获悉,巴州资源富集,禀赋独特。州域内拥有丰富的水能和风光资源,其中:光属于二类太阳能源资源区,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约35000万千瓦,约占全疆技术可开发量的25%;光资源开发潜力和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我州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优势资源转换,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截至2022年底,巴州全网总装机容量457.307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装机容量110万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24.05%,2022年全年光伏发电量14.61亿千瓦时。

目前,我州各县市都非常重视光伏产业的发展,以尉犁县为例,据尉犁县委书记李中华介绍,目前已经将新能源纳入尉犁县“七大重点产业”培育,编制完成《尉犁县新能源发展规划》,抢抓巴州-若羌750千伏输变电通道建设重大机遇,规划建设尉犁县光伏产业园,占地达30万亩以上,布局1000万千瓦新能源光伏基地,争做“南疆千万千瓦级光伏能源基地”重要成员。2023年,尉犁县将举全县之力,全面支持塔里木油田公司10万千瓦光伏项目提能扩产,推进塔里木油田、深能、华能等重大光伏项目建设,向着百万千瓦装机目标阔步前进。

我州提出的光伏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为:“十四五”期间,凭借巴州能源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为主要方向,依托巴州-铁干里克-若羌、和田-民丰-且末-若羌、若羌-花土沟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发挥电力基础设施支撑作用,进一步提升疆电外送能力。积极推进太阳能开发。充分利用电力通道外送和内消挖潜,重点推进光伏基地集约化发展,引导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等示范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光伏发电规模灵活、安装便捷特点,因地制宜,着力打造“光伏+产业,如光伏+治沙、光伏+戈壁治理、光伏+矿山治理、光伏+生态修复”等领域应用,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力争近期光伏装机规模达到500万千瓦,远期光伏装机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今年我州光伏产业的重点工作任务是,加快光伏保障性并网项目的建设步伐,2023年上半年投运并网。充分发挥“光伏+产业”促投资作用,重点围绕库尔勒纺织服装城、上库高新区石油石化产业园的炼化纺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产业、轮台拉依苏园区石油精细化工产业,和静钢铁产业绿色发展、塔里木盆地防沙治沙,利用好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新能源政策,布局700万千瓦及以上光伏发电基地(含源网荷储项目和多能互补一体化项目)。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