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文化,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寄托。它根植于人们内心,渗透在社会生活,内化成集体美好价值观。为激发人们的“福”心愿和“福”期待,提高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并以此推动乡村文化事业繁荣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杨梅乡云溪村创建了“云溪福文化展示馆”。在中国农历癸卯兔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展馆顺利建成开放,很多村民和游客闻讯前来参观,亲近领略着古村传统“福”文化的独具魅力,一往深情地看福、说福、思福、忆福、品福,在记忆与乡愁的慰藉中引发了怀古情思,激发了向往美好幸福的强烈愿望。
“老”专家墨宝——以“福”释“福”,赋予新福祉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云溪福文化展示馆”牌匾。题字清健妍美、清秀典雅,与展馆古朴风格浑然一体,意境融彻,墨释了云溪传统“福”文化的丰厚内涵、独具价值以及夸姣的繁衍生态。牌匾由福建省“福文化”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文旅部美术(书法)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陈吉先生题写。陈老“福”由心生,笔墨传情,书“福”释“福”,阐释了秉承传统“福”文化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使命。陈老赠赐墨宝蕴藉于展馆,感召着人们把传承和发展“福”文化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努力去缔造新福祉、造福新时代。
“老”黄历记忆——以“福”见“福”,赋予新内涵
步入过道,浓郁古朴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展板上一张张老奖状、老照片、旧日历、旧彩页……大多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老黄历”,都是当地村民的压箱底“家宝”。把“老黄历”汇集翻阅,引人深切回望弥久历史,让人深情回味缠绵乡愁,使人深刻感受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神支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信仰与追求”。走进展厅,陈列的两扇清朝同治甲戌年间的厅堂屏风格外显眼,虽经岁月侵蚀略有残缺,但依然可见其精雕细琢的吉祥花纹图腾,展现了云溪建筑的独特风格,蕴含着民俗民风、镇宅镇家、平和性情等文化内涵。万物皆会更新迭代,“老黄历”记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赓续其根脉,赋予其新能,让“一个时代”去推动“新一个时代”发展,能有力推动传统“福”文化在现实社会实践中广泛性传播、接地气应用。
“老”古艺文脉——以“福”传“福”,赋予新活力
云溪村素有“人文福地”美誉,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两项、县级四项,其蕴含着丰富的“福”文化元素,如云溪刻纸起源于明朝永乐年间,其题材或烘托热烈的节日气氛,或追求美好的生活夙愿,或寄托激昂的精神风貌,是一门体现人们向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技艺;云溪谜语源于生活,常常是茶余饭后的雅趣生活方式,人们在对猜娱乐中享受乐趣、感受幸福、丰富生活。云溪“福”文化展示馆充分挖掘非遗文化所蕴含的“福”文化资源,让其交融传承、共融释义,互融相生,打造成了“福文化艺术大观园”,展出的《五福临门》《“将军骑马”云溪福地》《瓷邦匠作图》等100多件“刻纸+陶艺”卷轴、瓷盘作品,成为了游客“网红打卡点”。另外,云溪刻纸镌刻、云溪谜语竞猜、传统竹艺编织等现场尝试体验,让人跃跃欲试、流连忘返,也有利于推动“福”文化的宣传推广和产业化转化。
“老”古物乡愁——以“福”展“福”,赋予新生机
古物留香,乡愁释然。云溪村在悠远的历史传承中留下了很多古迹古物。让老祖宗遗传下来的“古宝”留有余香,释却乡愁,成为了云溪“福”文化展示馆的“压轴戏”。云溪村发动村民积极“献”出耕读传家的“老把式”、前古生活的“老三件”等各类各样古物变为展品,主动腾出闲置古房用于展馆,把“家宝”聚起来、摆出来,并对其剖释分类为“福、禄、寿、喜、财、吉”六个展厅布置,还深挖细掘出每一件古物的文化价值与其背后的故事,让人看得懂“物”、品得出“韵”、悟得到“道”。例如,对收集到的清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的十三块祝寿锦屏予以释义,既讲出了众亲友数十人为云溪林氏裔孙林炳九十寿辰合献锦屏贺寿的津津乐道故事,也道出了主人翁的高寿之福和众亲友撰文制屏献寿的良好礼仪情趣,还诠释了新时代涵养美德、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让传统“福”文化在今天的社会实践中更好繁衍生息。
“老”民俗思绪——以“福”祈“福”,赋予新愿景
民俗文化是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云溪传统民俗文化丰富悠远,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迎龙灯”习俗,起源于宋代年间,融入了“纸狮”“纸龙”“三通鼓”“花灯”等多项非遗文化,其组成的表演队伍如巨龙游动,寓意 “真龙天子出巡护佑” 的平安祈求;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保生大帝的“过关”习俗是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承传1300多年,年年都吸引上千香客齐聚慈济宫“过关解厄”。这一天云溪村家家户户蒸甜粿、煎豆菜等盛情款待宾客,全村洋溢着浓烈的“云溪节日”气氛。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旧民俗也日渐变淡,成为了民众心里抹不去的乡愁。为此,云溪“福”文化展示馆特地打造了一道独特的民俗文化长廊,以刻纸、陶艺、年画、文创等形式制作成各类各样民俗工艺品,如倍受青睐的“云溪福娃”文创品,与“古”交集、与“福”共融,展释了传统“福”文化的深邃寓意,引人追寻积极向上的心灵归宿,催人创造臻善臻美的幸福愿景。
传统“福”文化传承是一种不断返回的绵延记忆,也是一种赓续前行的奋进力量。保护每一件“物”、珍视每一份“情”,真正把“福”文化融入寻常百姓心窝里,赋予新内涵,催生新动力,焕发新生命,把朴实的求福心愿化为强大的奋进力量,就能绘就出家国欣欣向荣的美丽新图景。(文|林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