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有很多最新款的旗舰手机上市发售的时候,都会有“免息分期”的活动帮助消费者降低购买门槛。一方面,免息分期可以让很多囊中羞涩但是很有购买欲望的消费者分担现金压力,另一方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真正的免息分期活动其实是相当于打了一个折扣的。(注意,我这里说的真正的免息分期活动,是不包含利息、手续费等任何费用的免息分期活动,比如12000元的首期,分12期,每期还1000元,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费用。那些打着免息分期的幌子不收利息但是每期收取手续费的活动,真正的利率要比看上去高很多,不属于这篇文章讨论的情况)那么,免息分期活动相当于打几折呢?我们可以用“折现值”的概念来计算一下。
首先简单说一下折现值的概念。在资本市场的运作当中,关键交易是跨时间发生的。你1年之后的今天将要花出去的100元,在今天相当于多少钱呢?假设你的投资账户的年化收益率为10%,那么,今天你账户里的90.91元,在1年之后恰好是100元。也就是说,1年之后的100元,根据10%的年化收益率,折合到今天的价值,就是90.91元。这就是折现值的概念,很容易理解。
现在来看一下免息分期买手机的情况。以售价为9599元的某手机为例,办理12期免息分期付款的话,每个月需要还款9599除以12为799.92元。考虑折现值的概念,一个月后的799.92元,折算到今天的话,其实是要比799.92元少的。12个月后的799.92元,折算到今天的价格,会更少。
我选择了3种年利率来分别计算:3%, 5%, 10%。之所以选择这几种,是因为各种宝宝类的货币基金目前基本上是3%的年化收益;如果你稍微有一些投资知识,基本上是可以做到5%的年化收益的;在加上一种比较高的但是普通人比较难达到的10%的年化收益做比较。折现值的计算如下表:
图中第3列、第5列、第7列就是在各种年化利率下每期还款的折现值情况,红色的值是把所有折现值加起来之后的钱,意思是“未来12期还款的钱按照一定的年化利率折算到今天的钱数”。可以看到,在基本上所有人都能达到的3%年化利率的情况下,一共剩了大概150多元,相当于不到98折;在经过少量努力可以达到的5%年化利率情况下,一共可以省255元,相当于不到97折;在难度比较高的10%年化利率情况下,可以省大概500元,相当于不到96折。这就是利用折现值的概念,计算出的免息分期购买手机的折扣情况。
看到这个数据,你有什么感觉呢?相同的免息分期活动,在不同的理财能力(或者叫“钱生钱”的能力)的前提下,得到的实惠是不同的。所以,努力赚钱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财商同样重要。
另外,有没有感觉到“免息分期12期”这种说法,听上去比“不到98折”更有吸引力呢?事实上,在3%年化收益率的前提下,这两种说法基本上是等效的,第一种说法更有吸引力的感觉其实是错觉。那么,如果苹果官网给你同时列出两种付款方式,并且假设你手里的现金的年化收益率为3%,你会选择哪一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