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都是手机为啥你总是拍不好日落?掌握这几点,分分钟出大片
山西新闻网新媒体
浏览山西新闻就关注山西新闻网新媒体
2019-04-02 16:06
关注

转载自百家号作者:爱摄影的老甘

我们用手机拍日出日落的时候,很容易会出现以下这样的情况:要么整个画面偏亮,太阳那里更是一片惨白,如下图左;要么整个画面偏黑,只有太阳那里有一些亮,如下图右。

可能你会说:图右已经很好了啊?有霞光,有倒影。但是如果你耐心看完本文,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下图,才是你应该拍出来的效果。

请长按保存此图片,按后文步骤练习

请长按保存此图片,按后文步骤练习

一样的场景,一样的手机,如何才能拍出这样的效果?

首先了解一个概念:测光点。

现在手机相机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导致我们平时拍照的时候一般都是拿起来就拍,而忽略了一些功能设置,测光点就是其中一个。其实手机上测光点是可以选择的,很简单,你在画面的任意一处点一下,手机就对这里对焦并测光(一般安卓手机的测光点是和对焦点在一起的,对焦的相关内容老甘以前讲过,有兴趣的朋友可点击下面链接了解手机摄影基础|如何用手机拍出一张背景虚化的照片?)。

测光点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画面中光影细节有显著的明暗变化,把测光点选到画面中暗部区域,那么手机相机会提高整个画面的亮度,从而保证测光点处得到正确的曝光,这样就会导致画面的高光部分过度曝光,出现大片死白,如下图第一张,对着箭头所指的暗部测光,落日那一片就过曝了。反之把测光点选到画面中高光区域,那么手机相机会拉低整个画面的亮度来保证测光点处曝光正确,从而使画面的暗部曝光不足,如下图第二张,对着太阳处测光,画面右下角水面植物那一片曝光不足,呈现一片死黑。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画面曝光更均匀,高光不过曝、暗部不欠曝呢?答案是有的。

启用HDR模式,让你的照片曝光均匀。

HDR的专业解释是“高动态范围图像”,是不是不好理解?没关系,我们简单打一个比方:用HDR模式拍照片,手机相当于对同一个画面连拍三次,一张正常曝光、一张欠曝、一张过曝,然后把三张合成到一起,剔除了死黑死白,保留了高光和暗部的细节,这就是我们说的HDR功能。当然HDR并不是适用所有的大光比环境,比如黄昏时你要拍人物的剪影,开启HDR的话画面的明暗反差就不明显,达不到想要的剪影效果。

HDR现在是我们手机相机里的标配功能,不同型号的手机相机里HDR模式按钮所在的位置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肯定是有的。如下图,华为手机的HDR功能在拍照菜单的“更多”里面,其他品牌的手机,请大家自己寻找。

在打开HDR模式后,同样的场景我们拍到的照片如下图。

这样的效果已经比不开启HDR拍的照片好多了,高光不过曝,暗部细节还在。但这只是前期拍摄,我们还要通过后期调整,使画面更通透,细节更饱满。

请记住老甘的话:没有后期的照片,就是一盘半生不熟的菜。品尝过后期处理的“菜”之后,再让你去吃手机直出的“菜”,你肯定难以下咽。

简单的后期调整,让你的照片成为“作品”。

我们打开snapseed,来调整这张用HDR模式拍摄的落日照片。(snapseed是目前手机上后期处理照片应该最广泛的专业软件,建议大家下载安装)

第一步:打开snapseed,点击“十”号,从相册里选择照片。

第二步:点开“工具”菜单,选择“突出细节”,在弹出的页面里上下滑动屏幕,分别选定结构和锐度,然后左左右滑动屏幕,调节结构和锐度的值,这里是向右滑动加大,注意不可过度,按右上角的那个虚实框按钮,可以对比查看调节效果。然后按右下角对号确定。

第三步:再点开工具菜单里的“调整图片”,按第二步的方法,分别加大一点对比度和饱和度,同样注意不要过度调整。

第四步:回到工具页面,打开“曲线”,稍微提高一点亮部压低一点暗部,如下图右,使画面对比更明显、更通透一点。

第五步:到这里对于照片的光影调整基本就完成了,但是我们发现画面里还有一些多余元素,使照片显得杂乱,比如画面左面有一个电线杆,左上角有电线。下面我们用snapseed的裁剪和修复功能,来剔除照片里的多余元素。先打开“裁剪”,在页面下方选择构图比例,这里我选择的是2:3,然后拉动边框,使电线杆处在画面之外,使地平线大概位于画面正中靠下的位置,如下图,点右下角对号确定。

第六步:再回到工具菜单打开“修复”,用食指和中指摁住画面再向两边滑开,画面就变大了,同时左下方出现了一个大框和一个蓝色小框,我们点住蓝色小框移动,就会发现放大的画面也随之移动,这样通过移动小蓝框找到大画面上需要修复的电线的位置,再用手指在电线上轻轻一抹,电线就没有了。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电线全部被抹掉,点右下角对号确定。

最后,点右下角“导出”,再保存照片,整个后期步骤就完成了。

最终效果如下图。(以上示例的调整参数仅供参考,不同手机色彩效果略有不同,调整参数请自行掌握)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老甘的百家号,更多手机摄影知识陆续分享。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