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豪车油箱漏油,顾客要补偿需先签“保密协议” 车主:“这样的要求我不能接受!”
呼和浩特晚报
呼和浩特晚报“好看的新闻,有用的报纸”。
2019-04-24 20:24
关注

呼和浩特晚报讯 市民连女士怎么也不会想到, 110多万元的保时捷轿车只开了几个月就被查出油箱漏油,在维修过程中,经销商提出只有签订了“和解及保密协议”后才能拿到相应的补偿。连女士认为,经销商的这一要求纯属霸王条款,同时也是对她人格的侮辱。

23日,市民连女士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去年12月份,我在兴安北路的呼和浩特保时捷中心、呼和浩特市捷运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了一辆保时捷轿车,裸车价在97万元左右,上路后一共花了110多万元。新车跑了没多久,在驾驶室里就能闻到汽油味。我与丈夫庞先生一起来到呼和浩特保时捷中心检查车辆,售后人员表示,可能是油加得过满导致汽油外溢所致。我们听了售后人员的解释,没有多想,便把车开走了。”

4月2日,连女士的车到了首保日期,庞先生开着车再次来到呼和浩特保时捷中心进行保养。对于车内有汽油味的问题,售后人员仍坚持是油箱加得过满,汽油外溢所致。最终,在庞先生的一再要求下,保时捷中心的工作人员才对油箱进行了检查,结果发现油箱漏油。

发现问题后,庞先生认为是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想把车开到专门的检测机构再次进行检测。但售后人员要求庞先生签字办理手续,否则这辆车不能开出保时捷中心,但是庞先生认为自己的车没必要办理手续,拒绝签字。时至今日,这辆漏油的保时捷一直放在保时捷中心等待进一步处理。

庞先生说:“在等待处理期间,保时捷中心从来没有主动联系过我们,我们不下六七次来到保时捷中心,希望对方给出合理的处理结果。”

面对庞先生夫妇的疑惑,采访中,呼和浩特保时捷中心、呼和浩特市捷运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兆明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保时捷中心会为顾客提供满意服务,愿意为连女士提供补偿,补偿包括一套金额为20291元的碳纤维内饰组件和价值11204元的一年延长质量保修。但是在签‘补偿协议’之前,连女士必须签订由捷运行汽车销售公司提供的‘和解及保密协议’。”

而连女士认为,“和解及保密协议”有失公平,拒绝签字。

采访中,连女士向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出示了呼和浩特保时捷中心让她签订的“和解及保密协议”,协议有这样的条款:乙方(连女士)保证本人,或其职员或可以接触到本事件或本协议信息的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本事件相关信息。违约方应向另一方缴付不少于20万元人民币的违约金……

“这辆车上路后共花了110万元,问题发生后,保时捷中心一直不给我解决,还要求签保密协议,这样的做法让人不舒服。”连女士说。

“汽车油箱要从德国发货过来,时间有点长,加之公司没有代步车,维修期间,我们可以给连女士提供3000元的代步费。签订‘和解及保密协议’的最主要目的是要更好地服务客户。另外,公司与客户签订‘和解保密协议’是公司法务部规定的。如果连女士不想签字,我得向北京的上级申请汇报。”采访的最后,呼和浩特保时捷中心、呼和浩特市捷运行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曾兆明说。(记者 于亚军)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