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之光】鸳鸯草场 舞动柘荣全域旅游
学习大军2019-11-05 13:14

魏高鹏 摄

鸳鸯草场成为“网红打卡地”

  鸳鸯草场,位于宁德柘荣县东源乡鸳鸯头村,距离县城18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面积1万多亩,是福建省少有的万亩天然草场,也是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场,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

  登顶草场,一眼望去,群山叠翠,连绵起伏,而鸳鸯草场犹如遗落在群山中的一块翡翠,白云悠悠,流水潺潺,草甸茵茵,一片诗情画意,惹人陶醉。

杨常青 摄

  对于鸳鸯草场的名称由来,柘荣县文体和旅游局有关人士解释道:“之所以称为鸳鸯草场,是因其山顶处有一天然岩石,形如鸳鸯,惟妙惟肖,因此而得名。”

  2017年9月,福建省旅游发展集团与柘荣县政府共同投资开发,启动建设鸳鸯草场旅游项目。项目总投资8亿元,建设期5年,分三期建设,并于2018年5月开始试运营。

  “目前已累计投资1亿元,完成景区内大环线、小环线枕木游步道、核心区服务设施、露营区、电力标段工程等建设。”据福建旅游投资集团副总经理、鸳鸯草场景区总经理李峰介绍,鸳鸯草场规划建设鸳鸯草场风景区、青湖山体验区、奇幻之城、世界风情养生谷、东方硒谷及游客服务中心等五区一心的旅游功能区,开发集观光、体验、运动、康养等为一体的旅游产品体系,打造国内一流的生态环保旅游品牌和绿色生态清新小镇,努力成为清新福建的重要“名片”。

赵世全 摄

  鸳鸯草场不仅成为游客休闲度假、养生观光的好去处,也成为了网红打卡地,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到此享受自然之旅。今年国庆节,鸳鸯草场的日游客量达1万多人次,自驾车辆4000多辆。

  宁德本土作家缪华用文字记录草场的独特之美:“走到半山腰,目光上下的视角拉长了,若不是因为一条路从山间穿过,这里的山一定是连片的。路使山峦有了沟壑有了分歧,尤其那一条条一道道的凹坎,是草山褶皱的隐私处。满山遍野的草因了这坎,成就了摄影家镜头里的明暗光影。”

  “行走在草场木栈道,真是心旷神怡啊!这里的草场如诗如画,真是网红打卡地,一定要叫朋友来感受一番。”来自浙江省游客林有光携妻慕名而来,他们边游览草场,边晒图朋友圈,赢得朋友圈的一片好评与惊叹。

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正因为柘荣独特的地理环境,加上南方高海拔气候,造就了鸳鸯草场的独特自然景观,春夏秋冬,风情不一。春季,绿草茵茵、繁花点点;夏季,微风轻拂,翠波荡漾;秋季,黄云铺野,芦花迷原;冬季,冰雪皎皎、剑戟森森。

  如何开发这片万亩草场?柘荣县一直秉持在保护中开发的绿色发展理念,并贯穿到鸳鸯草场景区建设中去。

游再生 摄

  “我们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对施工地段采用及时‘复绿’措施。”负责鸳鸯草场项目的柘荣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朱建波说:“比如,12公里的大小环线游步道建设,是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优化而成,且所用材料都是很环保的旧枕木,与草场的整个环境十分协调融合。”

  草场美丽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赋予柘荣的宝贵财富。为了减少景区内的建筑体量,酒店、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的建设都规划在景区外围,电力、通讯等线路设施全部入地。同时,在不影响周边环境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项目建设。

  为营造景区良好生态环境,景区与周边鸳鸯头村统规建设污水处理站,既减少了景区内建筑物建设,也节约了投入成本。此外,为确保景区生态安全,鸳鸯草场景区还改用割草机进行割草。

  “以前村民都是通过用火炼山的形式使草重新生长,以便放牧,这样就对周边林场等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了威胁。”朱建波说。

  当然,开发鸳鸯草场,更多的要把柘荣当地的传统特色文化植入其中,提升景区的文化底蕴。

  “我们规划在800米的景区门口走廊中,将剪纸、布袋戏、紫砂等制作体验布置其间,让游客在感受景区浓浓文化氛围的同时,又可以放松休闲。”李峰介绍道。

游再生 摄

  据悉,下一段鸳鸯草场还将建设“智慧景区”,让游客享受导航、语音导游、特产选购、门票预订全方位的优质旅游服务,全面满足游客在游前、游中、游后的各项需求。

鸳鸯草场带动全域旅游发展

  鸳鸯草场已成为柘荣旅游业的一张“烫金”名片,更成为清新福建的网红打卡地。

  为推动鸳鸯草场项目,该县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投资5.2亿元,建成石山洋旅游公路和柘泰路省道连七线,推进柘霞路和东源至鸳鸯草场景区的旅游公路项目建设。

郑婷婷 摄

  柘荣县并不满足于仅仅让游客上岛浏览自然风光,全域旅游才是最终的目标。发展全域旅游,旅游景点基础配备设施的跟进尤为重要。柘荣县在创建全域旅游中始终以游客为中心,建设游客服务中心,实施旅游“厕所革命”,修复古民居风貌,重现传统村落光彩,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提升餐饮住宿、文化娱乐、体育休闲等服务业态,为游客打造“生态休闲养生”的完美旅行体验。

  如何发挥鸳鸯草场的龙头作用?柘荣县文体和旅游局副局长孔宪金表示,柘荣县正在全面助力景点融合发展,即以鸳鸯草场景区康养运动之旅为龙头带动,连点成线、集线成面,形成“东狮山文化朝圣之旅、黄柏红色廉政文化之旅、乍洋溪口和九龙井生态休闲观光之旅”等4条风格不同的精品线路,全面构筑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魏高鹏 摄

  鸳鸯草场的开发建设,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鸳鸯草场景区沿线的东源乡绸岭村,是一个幽静的小村庄,这里竹林环绕,满目清翠,有如世外桃源。近年来,绸岭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依托龙头景区的开发,建起翠竹亭、翠竹小径和沿溪栈道,开发林下灵芝、黄精种植观赏点,成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吸引无数游客驻足流连。

  “想不到我也吃上了旅游饭。”村民彭月连说,每到周末游客就特别多,她家的小店铺生意也就格外好,每天仅茶叶蛋、花生就能卖出1000多元。

  当下,柘荣县富余劳动力的家庭,有的放下锄头办农家乐,有的改造民房变民宿,借助蓬勃发展的乡村游、民俗游实现增收致富。旅游业已成为了推动柘荣经济发展、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新兴产业。

郑婷婷 摄

  郭宋玉表示,柘荣县将继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促进文旅、农旅、康养深度融合,加强精品游线产品营销推介,努力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推动旅游产业与脱贫攻坚、县域发展、城乡建设的多规合一。

  文字:李向娟、游松柏、游书金

  图片:魏高鹏、杨常青、赵世全、游再生、郑婷婷

  来源:福建日报(节选)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