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庄印象:石头、葫芦、芝麻盐
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主流新媒体 中原政经第一端
2019-12-18 22:21
关注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殿勇

一个网友打卡的网红文化艺术村——时庄,这两年太出名了。

时庄的街景

隆冬时节,慕名而来的记者走进永城市演集镇这个充满诗意的文化村落,深深被它吸引,久违、熟悉的滋味涌上脑海、印在心头。

12月15日下午,在时庄村口,头发花白的张士立腰板挺直,正忙着拾掇自家的院落,凹腰葫芦挂满了他家的门楼过道,满墙的壁画、高大的绿植,使得室内春意盎然。游客多了,老张这两年学会了茶艺、喜欢上了喝茶,他热情地招待记者喝茶。

时庄张士立老人

老张家的厨房冒着热气,他的老伴儿闻翠芳正把起锅的芝麻,倒在了院中的案板上。她说,一锅不能炒太多了,炒多了生熟不均,芝麻盐香味出不来。

老太太用擀面杖把炒熟的芝麻碾碎成面,和盐掺在一起,就成了香喷喷的芝麻盐,喜欢辣味儿,再加点辣椒面,用白面洛馍卷起来,味道简直美极了。

老太太做的芝麻盐,不仅家里人爱吃,也成为游客喜欢的一道乡村“名菜”呢。

时庄是个有故事的村,记者在这里找到了乡愁。这个原先看似普通的豫东村落,以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远近闻名,你可触摸关公饮马泉、赤龙泉、老土庙等历史古迹,还能听讲坐井观天、文武状元等民间传奇。

走进时庄,犹如时空倒转,整个村庄如在画中,一座座过去毫不起眼的农舍,尽展新颜,精彩亮相;时庄专门请来南京乡域文化发展公司等参与设计、建设,一些能人巧匠和学设计的大学生,也回乡整治老屋,加入了乡村旅游的大合唱。

曾经喂牛的淘草大缸,彩绘上永城八景,依次倒扣在街道上,成为网友拍照的最爱。木简做成木栅栏,镌刻的书法《论语》排列在小游园,流溢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茂林修竹、小桥流水,大石槽横陈檐下,化身园林盆景,石磙石碾或立或卧,古朴雅致,成为歇脚的石凳。

尚义影视城、知味堂、汉聚斋、“诗词之家”……一街一景,一院一貌,让乡村记忆瞬间复活;徜徉在街头,流连忘返,欲归隐这美丽的田园。

时庄家家户户改用上干干净净的水冲厕所。为满足游客需求,街头的公厕建的不比大城市的差,美其名曰:旅游公舍,其实是一处敞亮舒适的休闲书吧。

时庄村还建起来少见的3D影院,游客可以欣赏旅游宣传片、看立体电影,享受如临其境的壮观场面。

演集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孙向阳在基层干了21年文化工作。他说,时庄村是演集镇精心打造的融民俗体验、乡旅文化、美食民宿于一体的豫东田园村落,已经成为我们以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的靓丽名片。

虽说冬天是旅游淡季,这个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的老少爷们可没有闲着,做串珠等旅游纪念品、添置游玩项目,按照整村旅游规划,需要规整完善的地方还多着呢。

村民的一张张照片上了笑脸墙,笑容格外灿烂,祝愿他们的好日子也像芝麻一样节节高。

编辑:陈鑫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