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的军舰都装备了远、中、近防空系统,近防炮作为战舰的最后一道防线已经成为了军舰上的“宠儿”,“密集阵”系统是世界上第一款技术比较成熟的近防系统,自从它开始装备在美军的舰艇之上,其他国家纷纷自主研发和采购。之后苏联研发了AK-630系统,荷兰研发“守门员”火炮,虽然他们的名字各不相同,但他们担负的任务都是一样的,那就是把握军舰安全的最后一关。
一般来说,有能力穿透远、中防空网络的导弹,必然是拥有了极高的速度。面对这样的导弹,近防炮要做到极高的射速、极高的初速度和强劲的穿透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指哪打哪,将来袭的导弹拦截。虽然近防炮看起来并不起眼,而且也不是常用的武器,但它却关系到了军舰的生死存亡,所以必须保证100%拦截来袭的导弹。当然初速度也保证了穿甲的能力,但对炮弹仍旧有很高的要求。
近防炮的射速是很高的,少则每分钟上千发,多则每分钟上万发炮弹。那射速如此之快的近防炮是不是使用的炮弹很便宜呢?还真不是这样的。现如今的近防炮主要装备穿甲弹、高爆榴弹、半穿甲榴弹等多型号弹种,其中穿甲弹以碳化钨或者钨合金为弹芯。相对于一体成型的普通高爆弹和尖头穿甲弹来说,高规格的弹体材料和复杂的加工工艺,让钨合金弹体尾稳脱穿弹的价格变得更高,单发的价格大约是1000元人民币,如果按照每分钟1.1万发的射速来算,一分钟连续射击花费达到了1100万人民币,每秒的消费也达到了18.3万人民币,这个花费的确是不低,为什么要非要用价格如此昂贵的钨芯弹呢?
有军事专家表示,钨芯穿甲弹是由风帽、弹芯、弹体、曳光管组成,一般来说弹体是钢壳,弹芯是钨合金。由于钨的硬度比钢更高,所以在同样口径下,钨芯穿甲弹的穿甲能力将会更强,而且钨芯穿甲弹的耐热性也更好,近防炮高射速的热量也不容易让钨芯弹变形影响到射击精度。一些钢结构的穿甲弹,很有可能出现无法有效穿透弹体破坏导弹的结构而伤害己方舰艇。同时钨芯穿甲弹还具有极强的存速能力,能够保证在击中敌人时还拥有较高的初速,大大增加了穿甲的能力和杀伤力,所以近防炮使用钨芯穿甲弹的效果会更好。
单从性能上来说,贫铀弹也是近防炮不错的选择,但是贫铀弹的辐射是很强的,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许多美军和当地的居民都因为贫铀弹患上了各种疾病,所以贫铀弹不如钨芯穿甲弹安全。
虽然钨芯穿甲弹很贵,但毕竟近防炮是军舰上最后一道屏障,这个钱还是不能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