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爱情最美的样子:病房里,90多岁老夫妻相互照顾
江苏省肿瘤医院
江苏省肿瘤医院(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苏省红十字肿瘤医院)前身系1960年建院的江苏医院,为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江苏省肿瘤防、治、研、教的技术指导中心。连续7年入围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年度全国最佳肿瘤学专科声誉排行榜”,2015年首次跻身“中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第97位。
2020-01-19 08:37
关注

无论他/她有病无病、你肯尊重他/她、爱惜他/她、安慰他/她、保护他/她、与他/她相守,终身不离开……他们,没有惊心动魄的爱情传说,更没有《大话西游》里的甜言蜜语,可是,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夫妻,什么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新年刚过,一张病房里的“九旬老人生日恩爱夫妻照”在江苏省肿瘤医院的医护人员的朋友圈流传着、被点赞着,医护人员纷纷表示,病房里的不离不弃,这就是爱情最美的样子。

病房伉俪:93岁老人在病房照顾95岁的爱人

这两位老人就住在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210区。而此次住院的是95岁高龄老人刘老,因肺癌二次住院继续治疗。

一张小小的病床上睡着老夫妻俩,一个睡床头,一个睡床尾。该院肿瘤内科主任医师夏国豪告诉记者:“住院半个月以来,刘老的爱人就这样一直陪着他,我们这些医护人员看着也很是暖心。”

床前照顾,整晚都睡不好觉。刘老的爱人曹奶奶说:“老伴晚上有时候会感觉气有点喘不过来,我就要时不时起来给他‘顺气’。孩子觉得我这样很辛苦,多次劝说晚上由他们来陪床,但是我想亲自做这些,况且来之前都跟老伴说好了,我要一直陪着他,不能食言。”

面对我们,曹奶奶脸上充满了满满的笑容,而不是疲惫。

她说:“你安心治疗,我陪你去看病”

曹奶奶告诉我们,刘老这次来住院继续治疗是经过多方的劝说才过来的,刘老觉得“年龄大了,我已经活的够久了,很多人还活不到我这个年龄呢,也就不治疗了。”

面对这种情况,儿子多次劝说,刘老还是不愿意来南京继续治疗。后来刘老的爱人曹奶奶在枕边安慰道:“现在我们的子女多孝顺啊,家里的孩子都希望你好,如果你早走了,能放心我一个人吗?这次你不要怕,安心去治疗,我陪着你,一直陪着你。”

其实,前两年,90多岁的曹奶奶因为食道癌,也在省肿瘤医院做过放疗,治疗效果很好,根本看不出是位癌症患者。。现在身体状态很不错,当时是老先生陪着老太太。现在,是老太太照顾着老先生。

儿子:父母爱情,让他懂得“爱”

都说有爱的家庭都是孝顺孩子,的确是这样。在病房里,其他病友不仅夸赞曹奶奶还有儿子刘先生。临床的病友说,“他们家里的人都来看老人,很孝顺,老人幸福呢!”

“父母感情好,让我们也懂得‘爱’。老人活着时好好孝顺,以后想想自己尽心了,没什么后悔的。”儿子刘先生说,他和妻子很重视言传身教,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首先自己要做好榜样,下面的孩子也看在眼里的,像他们的孩子对爷爷奶奶也很好,经常会过来看看,陪他们说说话,送点吃的。

刘先生还向记者表示,父亲过生日的当天,家里人都过来了,也是希望让老人能感受到家里人都很在意并关心着他,让他心情能好些,积极配合治疗。

医生:家人的“情感支持”有利于康复

老年肿瘤患者兼具老年人群和肿瘤患者的双重属性,一体多病、并发症多等情况不在少数。以致于有些人觉得老年人得了恶性肿瘤,放弃治疗让老人没有痛苦不好吗?对此,夏国豪主任告诉记者,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患恶性肿瘤已不等于被判死刑,对于老年人也是一样。是否能够治疗则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患者的年龄、身体基础状况等多方因素。抗肿瘤治疗年龄不是障碍,关键看功能状态。

夏主任说,刘老第一次住院的时候,就看出来老人的身体状况挺好的,90多岁了和老伴在一起互相照顾,生活自理,能轻松地爬四层楼。各种检查也显示肝肾心肺功能都正常,是基本具备化疗的条件。“像刘老这么高龄的癌症患者,这也是我们病房里最大的了。”夏国豪主任说,刘老的子女很积极配合他们,不放过任何一丝希望。如果不是孩子四处寻医,可能老人很快就不在了。

刘老办理了出院,半个月之后再来接受后面的治疗。儿子笑着告诉记者:“第一次住院的时候,父亲一心想着回老家,现在他也不闹着回去了,说要留在南京,方便之后的治疗。”

同时,夏国豪主任也提醒,复查和随访是预防癌症复发、转移和第二原发癌发生的重要手段,老年人切不可抱着侥幸或逃避心理,忽视治疗结束后的复查随访,或对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所松懈。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