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院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株洲这所高职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
株洲新闻网
株洲新闻网于2002年成立,是中共株洲市委综合门户网、株洲官方新闻网,株洲第一大网络媒体。 株洲新闻网秉承“主流、权威、影响力”的宗旨,高举党网的旗帜,全面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反映老百姓心声,架通了广大网民与党和政府的桥梁,每天有数十万人浏览。 目前,株洲新闻网官方微信(zznews0731)已经成为株洲地区影响力排名第一的公众号,高端粉丝量达到32万人。
2020-06-30 10:22
关注

株洲新闻网6月30日讯(记者 徐孜 通讯员 张钦然 朱熠鑫)6月29日上午,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2019年第三次单独招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485人正式成为我市首批从企业在岗人员中招收的高职专科学生。

2019年,教育部发布进一步完善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办法,鼓励更多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报考,并提出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1月,湖南省教育厅发布通知,明确提出从企业在岗人员中招收高职专科学生,并采取灵活学制,让更多在岗企业工人更好获取全日制大专文凭。

“招生公告发布后,报名十分火爆。”湖南铁路科技职院党委书记刘剑飞介绍,经过单独招生考试选拔,该院最终从900多名报名者中录取了485名在岗企业员工,他们主要来自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湖南联诚轨道装备有限公司、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株洲市沃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株洲特装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30多家株洲或在株企业。

今年46岁的周业影是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只有高中学历的他,一直有个大学梦,但是那么多年,一直没找到机会圆梦。“当年高中毕业后进了部队,退伍后因为没有学历很难找到一份自己满意的工作。”周业影告诉记者,去年企业发通知说可以在职读大学,他二话没说就报了名,希望50岁之前可以拿到期盼多年的全日制大专文凭。

该批学生完全有别于参加普通高考的在校毕业生,而是精准对接地方产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双向发力、深度融合,直接为企业在岗人员打造职业教育的全新渠道和平台,实现企业员工在学历、技能上的双提高,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动力源泉。

针对学生是在岗员工的实际,该批新生将实行“半工半读、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推行“弹性学制、学分银行”,即在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学员正常上班上课的情况下,学生学制可以适当放宽,只要在3-5年内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

不住校就读,怎样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刘剑飞介绍,学校将采取“送教到企业、办班在车间”的全新办学模式,派出优质师资进企业、进车间,现场开展项目化教学和技术服务。同时,学校在学分考核上将对该批学生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对学生在企业生产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均可经测算后认定学分。此外,在实际办学过程中,为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优势互补、协同配合,共同协商制定教学方案,明确教学标准规范和实施推进路径;共同提供教师师资,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同管理学生,实行学校派出、企业派驻“双班主任制”;共同评价学生,探索“多主体、多维度、多环节评价”的课程考核和学生评价方式。

这样的招生政策和人才培养方式获得了广大企业的欢迎。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顾东来告诉记者,时代金属有200多人报名,90余人被录取,主要录取的专业有通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电气自动化、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技术等,这些正好与时代金属的主营业务挂钩,相信通过几年的理论学习+实践操作相结合,对他们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对企业的发展肯定也是非常有利的。

“对于企业在岗的高职学生来说,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肯定是比较强烈的”基于这样的思考,刘剑飞表示,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校企合作,打通院校到企业的“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更广泛地服务地方经济。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仪式暨2019年第三次单独招生新生开学典礼现场。 (通讯员供图)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第三次单独招生新生开学典礼现场。 (通讯员供图)

▲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株洲时代金属制造有限公司校企合作签约。 (通讯员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