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打窝这个话题,无论怎么重复讨论,都不会显得过时,为什么这样说呢?经常和大家说打窝想要有好的效果,前提就是要先选择一个好的钓点。钓点选得好,至少一半的渔获有保证了,打窝没处理得好不好,那就要看人品了;除了冬钓之外,钓点没有选得特别好,问题是有,但基本不大,只要窝子打的好,往往都能把钓位的劣势给补回来,甚至更为胜之。
打窝要有目的和思路
我们要明确打窝的目的,就是诱鱼、聚鱼、留鱼。所以打窝的思路很重要,很多钓友,对打窝没什么概念,很随意,认为打窝就是抛洒窝料;对打窝一知半解,没有目的性,只会把鱼种和窝料的味型特征区分开,但是技法上不怎么讲究;而老钓友们则会有的放矢,根据预设目标鱼种,罗列1~3中目标鱼,然后根据不同的鱼,做不同的窝料,打不同的窝点。
说到这里,想起来一个老钓友,善用传统钓法,他打窝很有意思,先预设一个钓点,离这个钓点大约10几米远的时候,每隔一米,撒一小把酒米,一直到钓点处,用打窝器放一窝子酒米,发窝很慢,但是窝子很持久,而且越到后面,鲫鱼越是成群的进窝,每次钓点鱼口一慢,他就起身,继续去开头的地方小把酒米补窝,然后钓点补厚窝,对于这个思路,百思不得其解,虚心求教之后,老哥说,其实这就是农村撒米诱捕野鸡的套路,钓点突然投放很多窝料下去,鱼会本能的警觉,只有小体型的鲫鱼和杂鱼才敢吃,但是像他那样打窝,会慢慢的减轻鱼的警惕性,迟早都有大鱼进窝,真的是不服都不行,姜还是老的辣啊!
那么现在的野钓也好,黑坑也好,已经不可能允许我们按照狩猎的形式去诱鱼聚鱼,那么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思路呢?
①打窝的目的就是为了诱鱼、聚鱼,在自己的钓点附近,可以打远近窝、多重窝,切忌死守一个窝子,条件允许打轮窝,条件不允许打伞窝,但是一定要把窝料的数量做出层次感,主次有分。
②如果附近有钓友,而且已经有连续的鱼口,正在连杆,自己这边想要发窝快,那你就得比傍边的钓友抽窝次数要快、味型要浓郁,不要害怕引小杂鱼;好多钓友,还没开始打窝呢,正在开饵,就在担心窝料会不会招引小杂鱼,尤其是看到附近的钓友已经连续提竿了,那心里一个着急;其实这是很糟糕的一个心态,也是很错误的思路,须知小杂鱼也是其他大体型鱼的食物来源,如果能把小杂鱼引进钓点附近,大鱼是迟早都会进窝的,反之钓点的窝料,素而淡,小鱼虽然不来了,那大鱼又要等多久才能发窝呢?
③黑坑可以靠频率,野钓可以靠窝点数量;在垂钓黑坑时,很多钓友觉得自己挺委屈,我一开钓,就抽了10分钟窝子,结果旁边的钓友钓得比自己多得多,就会认为是自己的饵料不行;其实这个观点很有意思,黑坑的鱼,密度就摆在那里,谁想多钓一点,第一饵料要香,第二钓点的窝子先抽好,你抽了10分钟,傍边也抽了10分钟,但是你一分钟抽5竿,边上一分钟抽10竿,你们都是10分钟,你一共抽了50竿,傍边一共抽了100竿,怎么看鱼也会是去他那边,因为抽窝的频率上来了,窝料相对就集中,就算饵料味型不如你,但是数量完全拟补了质量。
野钓也是同理,相近的钓位,你就打1~3个窝点死守,旁边打3把竿,每个钓点打2~3个窝,别人有6~9个窝点诱鱼,你就1~3个窝点诱鱼,别人的诱鱼区域大约横向6米左右,你总共就2米的诱鱼区域,从几率上来说,别人也应该比你先开竿。除非你运气好,鱼儿正好就经过你的窝点了!
说在最后
钓鱼不要一味的追求渔获多少(竞技黑坑除外)影响渔获的因素太多,而且大多都是人力不可抗因素,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克服各种不利因素,解决各种各样的小问题为乐趣,就算渔获寥寥,但是心里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已经收获满满了,你们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