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身材,大“韵味”,二战苏联ChK-M1反坦克炮,只可惜相见恨晚!
小康杂志社
关注小康,关注民生。
2020-10-03 08:00
关注

上世纪30年代,各个走在世界前列的军事大国都开始发展常规牵引反坦克炮的同时,各种类型的小口径火炮也因其全系统重量更轻、快捷、高速、战场机动能力高等特点属实"走红"了一波。小口径牵引火炮的弹药更加适用于机械化程度有限的部队,比如骑行、山地等部队,在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研发了很多款的小口径高初速的火炮,现在让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反坦克炮是一种弹道低伸,主要用于毁伤坦克和其他装甲目标的火炮。价格比坦克便宜,重量比坦克轻。

1941年7月,苏联的设计团队制造完成两种原型火炮,并展开实弹测试。在考虑便携性和性能的同时,也顾及到了需要最大限度利用现有装备设计和生产线。所以制作的反坦克炮要符合火线高度低、反坦克的初速高、直射距离远、射速快、射角范围小等特点,不过也正是因为"条件苛刻",所以才决定了它是重要的地面直瞄反坦克武器。其中的Cheka为了降低火炮重量,使用了许多的新技术,比如制退效率非常高的炮口制退器,相对于技术水平而言可谓是巅峰之作!不仅如此,与常规火炮布置不同的还有一个地方在于该炮的后坐系统,它的弹簧等结构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炮的尺寸。

在经过多次技术上的突破,Cheka随后被命名为ChK-M1,在1944年6月被苏军命名为"1944年式37毫米机载火炮"。按照苏军的设想,这种新型的反坦克炮将装备于空降营提升他们的反坦克能力,为了便于对运动目标射击的同时还能提高射速和射击精度,苏联为ChK-M1采用了半自动和测距与瞄准合一的瞄准装置。其装备的火控系统也在当时被世界各国为之羡慕。另外也以车载的形式装备于摩托化团,最终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机动反坦克武器"横空出世"。

37毫米炮性能好的没话说,以区区200余千克的重量,达到了与45毫米炮差不多的作战性能,可谓是"一两拨千金"的高性价比武器!它的出现也是完全超出了苏联了设计预期。不过在二战后期才出现,所以在时间上是非常"相见恨晚了"。因为在这个时候,37毫米级别的反坦克炮的性能已经无法正面与主力坦克抗衡,并且更尴尬的是,反坦克火箭筒的出现也比他更加灵活轻便。不少网友因此感叹到到,倘若ChK-M1能够赶上苏德战争初期,它低矮的外形加上不错的穿甲能力,火线高度低、反坦克的初速高、直射距离远、射速快、射角范围小等特点将会是德军装甲部队最具威胁的存在,谁也说不准如果是这样,历史是否会被改写。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