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都市频道报道六旬老人疯狂迷恋明星“靳东”被骗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不少人把这个事儿当成笑话来看,但如果仔细想想,其实更多的是心酸,最该反思的应该是儿女们。扪心自问,有多少年轻人会关注到父母精神层面的需求,会花时间和精力陪伴父母来实现他们精神追求呢?
父辈为子女操劳半生,看着子女成家立业,渐渐空闲下来,内心必然空落,加上身体慢慢老去,更加剧了内心的慌乱。此外,随着科技进步,一些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介,让父辈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这亦是他们内心焦虑感产生的原因。子女忙事业,父母守“空巢”,“常回家看看”总是唱得多,落实少。每个人都会老去,没有人会希望被边缘化,老人们的精神生活理应得到全社会的重视,这不仅关乎他们,也关乎每一个人。
史蒂文森说:“人的首要责任是说话,这是人生的主要工作。”这强调了人与人沟通的重要性。实际上,父母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如果缺乏有效沟通,就会在彼此之间形成一道鸿沟,时间长了必然会带来矛盾。就如同迷恋“ 靳东”的六旬大妈,被告知受骗后仍坚信“靳东”是爱自己的,为此她不惜与执手几十年的老伴儿分居甚至大打出手,这里面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就是家人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如果老人及时向儿女分享追星的感受,如果子女关心老人的网络生活,及时以正确的方式加以引导,就不会出现过激行为及上当受骗。
任何人都有追求偶像的权利,在追星上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问题是如何做个理性的老年粉,如何在子女的关怀下,过得充实而快乐。我们常说“老小孩”,父母上了年纪,很多想法很简单,精神上的需求其实也很简单,就是不服老,希望有机会能弥补因曾经的忙碌而错失的兴趣追求。对于子女而言,忙碌从来都不是借口,关键是有没有这份心思。分享年轻人所热爱的,让父母感受这份年轻;倾听父辈所热爱的,让自己感受父母青春的余温。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同样的,子女之爱父母,亦应为之计深远,不仅仅关注父母的一日三餐嘘寒问暖,更要为父母高质量的晚年精神生活考虑周全。与父母商议做好旅游计划,一个个去实现,一起去感受诗和远方,记录父辈乐此不疲追求兴趣爱好的点滴瞬间,让父辈参与孙辈的成长......参与感、需要感满足了,老人们才会有安全感,才不至于孤独而不自知,困顿而难以自拔。爱从来不是单向的,父母对子女的爱,子女对父母的爱,在双向流动中温暖彼此,这也是幸福家庭必不可少的,更是所有人需要终身修习的必修课。
稿源:荆楚网
作者:胡红光
学校:湖北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