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娃从不吃糖却满嘴蛀牙,宝妈崩溃了,原来一直都在给娃“无效刷牙”
河南商报洛阳新闻
专注洛阳都市圈的省级主流财经全媒体平台
2021-04-01 18:36
关注

河南商报记者 王蒙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全国3岁-5岁年龄组的乳牙患龋率为62.5%,平均每个儿童有3.35颗龋齿;12岁-15岁年龄组的恒牙患龋率为41.9%,平均每个儿童有1.04个龋齿。

你家孩子有蛀牙吗?你是否也这样不解,为啥有些孩子每天乖乖刷牙,却还是没有逃过牙虫的追赶呢? 今天跟随宝姨的脚步,咱们去口腔科诊室看一看。

心疼 萌娃“五花大绑”去补牙,亲妈一把鼻涕一把泪 说起孩子的看牙史,宝妈会会坦言,简直可以写一部武侠小说了,“我家娃6岁了,从10个月大就发现他有坏牙,到2岁多了才带去医院,想想真后悔没早点去看医生。”

在束缚带的捆绑、嘴被撑着的情况下,花了将近2个小时,给4个坏了的门牙做了修补,作为亲妈的是一把鼻涕一把泪啊。 之后给孩子的大牙做了窝沟封闭,每天早晚和孩子一起坚持刷牙3分钟,可仍然还是无法阻挡龋齿大军的侵袭,时不时就要去口腔科修修补补。会会说道,“可能因为去的次数多了,如今小家伙自己都主动配合了,可这场面当妈的咋看咋心疼。”

说起蛀牙这事儿,宝妈宁宁也满肚子委屈,“前两天突然发现7岁哥哥的大牙有个洞,顺便看了一眼弟弟的牙齿,前面4颗门牙也黑了。”宁宁总觉得不可思议,俩娃都不怎么吃糖和甜食,每天也都坚持刷牙,怎么会蛀牙呢?”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赵郑莉表示,很多家长认为孩子没有吃糖,但实际上,现在各类饮食中的糖分含量都很高,并不只存在于我们认为的糖果、巧克力、蛋糕等食物中;另外,刷牙方式不对也无法起到完全清洁的作用;还有一点就是,牙膏没选对。 原来,上述两位妈妈都一直给孩子用的是不含氟可吞咽的牙膏,孩子上学后也一直没换过。因为担心含氟牙膏会引起“氟中毒”。

误区 这些说法你是不是也信了?

1.含氟牙膏会“中毒”?

“宝宝出第一颗乳牙的时候,就要开始清洁牙齿了”,赵郑莉指出,家长给孩子选择第一款牙膏时,通常都会考虑可吞咽的无氟牙膏。这是因为6岁以下儿童吞咽功能不健全,刷牙也不够熟练,牙缝里常常会残留较多牙膏,甚至会把漱口水咽进肚里,长期使用含氟牙膏,可能会导致体内氟摄入量增加,从而发生“氟牙症”(俗称“黄斑牙”)。

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饮食结构越来越成人化,摄入的食物越来越复杂,糖分也在增加,这时候不含氟的牙膏就难以到有效清洁的作用,牙齿中的污垢以及残留成分会越积攒越多。所以很有可能你看着孩子在天天刷牙,实际上都是在“无效刷牙”。

说起氟,不得不提的就是“剂量”。赵郑莉举例道,即使是使用含氟1500mg/kg的牙膏,1岁儿童也要一次服下33克才会达到可能中毒量。所以说,抛开剂量谈毒性,必然是“耍流氓”。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提到,除高氟地区人群外,用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预防龋齿的方法。当孩子超过6岁时或学会漱口后,改用含氟、具备清洁能力的牙膏,才能真正起保护牙齿的作用。

但像下面这几种牙膏,则要给孩子慎重选择:

  1. 消炎护齿类牙膏。许多药物牙膏中含有生物碱和刺激性的物质,长期使用可能会使牙龈、口腔等发炎。

  2. 多泡沫牙膏。牙膏分多泡、中泡、少泡三种类型,泡沫的多少取决于其含皂量的多少。多泡牙膏含皂量较高,在口腔中容易刺激口腔粘膜。

2.饮食越精细,对牙齿越友好?

喂养过于精细,有时候反而会对孩子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比如担心孩子咀嚼不动较硬的食物,就把每餐饭都研磨打碎,让娃好吞咽。殊不知这种做法会越发地造成孩子咀嚼困难,还会影响牙齿的生长。

3.反正是乳牙,坏了也没事?

对于处在成长发育中的儿童来说,龋齿可能会阻碍牙颌的正常发育,使其畸形。赵郑莉提醒道,而且,乳牙的“上班时间”可不短!平均来讲,孩子6个月前后开始长牙,6岁进入换牙期,12岁才会换完所有的牙齿。另外,牙齿的疼痛会让孩子有意识地减少咀嚼,影响食物的消化,吃不好怎么能长得好呢?

经验

宝宝不爱刷牙怎么办?宝妈来支招

“牙”边故事哄睡有枕边故事,刷牙为啥不能有“牙”边故事呢?刷牙时,可以给孩子耳边听一些三分钟故事,排解一下刷牙时的枯燥,也能帮助助于孩子坚持下来养成习惯。

定期涂氟氟是牙齿的保护衣,对于不具备彻底清洁口腔能力的幼儿来说,定期涂氟也是预防龋坏的有效方法,一般半年左右涂一次。不过即使涂了氟,家长们也不能偷懒,牙还是要好好刷哦!

(来源:河南商报家有小宝)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