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下我的旅行故事,本日来到广西东兴,在东兴国门景区里,有一处比较冷门的景点——陈公馆,这里曾今的主人曾叱咤两广,他的名字叫做陈济棠。
陈公馆在东兴市的中越界河——北仑河畔,距中越出入境口岸仅有800米处的距离。东兴陈公馆是国民党著名的粤军将领陈济棠上将的旧居所,是上世纪20年代陈济棠在他事业巅峰时期回家乡兴建的豪宅。这座青砖清水墙的两层西式别墅,历经了岁月的沧桑,见证了东兴的兴衰与繁荣。
陈济棠(1890年2月12日—1954年11月3日),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历史风云人物,从一个普通的士兵到粤军总司令;从山区农家儿子到广东省主席,民国初期被称为“南天王”。解放战争时期,1950年,琼海解放,陈济棠先生赴台湾,1954年在台北逝世。
陈济棠先生是民国中期的著名将领,也是民国史上的一个风云人物。陈济棠先生的一生虽然在形势变幻中度过,但爱国之心,民族至上的感情在他的灵魂中是不可磨灭的。他治粤八年,为广东人民兴办了许多有益事业:实行改革,起用人才,大兴土木,发展工农业,修筑公路,建设港口,改善交通。使当时的广东社会秩序良好,物价稳定,民众生活安定。
他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许多关于他的故事,至今还在他的家乡流传着,今天要说的是这位“南天王”的结发夫人的故事。陈济棠的结发夫人叶洁芬1891年生于越南滩潘村,其父名为叶成章,叶洁芬是叶成章的长女。陈济棠还在读书时就和她结婚,生有长子陈树坤。陈树坤幼小时“鹤膝”致残,后防城人叫他“跛大少”。
与陈济棠结婚后,叶氏还是在马路茅坡村居住。当时陈济棠在广州求学,毕业后曾先后在琼崖督办下的苏汝森团任机关枪连排长,林虎统率的第二军二团任连长;邓仲元所统率的粤军第一师任营长、团长。在此期间,叶洁芬一直在家乡务农养蚕、抽丝织布,料理家务。陈济棠升任旅长时,叶洁芬才随居广州。
叶洁芬是农家之女,不通文墨,出席不了大场面。所以在公开场合下,陈济棠都是让年轻的莫秀英出面应酬或接洽,平时对叶洁芬还是一贯以礼相待。陈济棠下野后,叶一直随陈济棠奔赴香港,其公子陈树坤到香港后,也一直与母亲叶氏居住在一起。叶洁芬60年代病故于香港,陈树坤家中一直挂着叶夫人的遗像。
叶洁芬还有两个亲弟弟。三弟永祥,字瑞光。陈济棠主粤期间,永祥曾在广州任缉私舰舰长一职,负责从广州到澳门海面的缉私巡逻工作。陈济棠下野后,叶舰长回那良闲居。土改时迁到大勉村。1958年在大勉病故,现有儿孙居住国外。
四弟永福,字寿尧。曾随陈济棠在广州任过团长、师长之职。当时那良人都称他为叶师长。陈济棠下野后,他带家眷回到原籍,后到东兴镇闲居,也是张生平喜欢捕鱼抓虾,生活比较简朴,每餐吃的都是些家乡小菜。1940年,叶师长受蔡廷锴的委令,在那良成立“南立”抗日游击司令部,叶任司令,司令部设在郑家祠(故址就是现在的那良文化站)。后蒋介石不主张抗日而被撤销。
1941年的一天晚上,叶师长同他的二哥点起火把撑着竹排在河道里捕鱼,被法国兵在对面越南滩潘河边架枪射击,叶师长当场中弹,弹头从肺部边穿出,流了很多血。他爬上岸后得到了群众的热心抢救。天亮后,电告东兴国民党督察处军医前来抢救,据军医诊断后说已脱离危险,督察处军医处理后便返回东兴去了。
法方知道叶师长没有死,便以关心和赔偿为名,派了一名法国军医来治疗。谁知那个法国军医给他打了一针,第二天便去世了。叶师长之死是由于当时有汉奸向法国佬告密所致,说叶师长组织越南部队,准备攻打驻越南的法国鬼子,缴取法国佬的枪支。因遭到法国佬的谋杀,叶师长的儿孙现在均在美国、越南等国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