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大学: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官方人民号
2021-06-23 12:28
关注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苏科技大学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方式方法,通过强化“四个结合”,突出“六专题一实践”,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各项工作。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校党委常委会、理论学习中心组分别制定了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党支部“三级工作清单”,明晰工作任务,强化工作推进。在年度干部培训计划中增加相关教学内容,打造精品课程,邀请省委宣讲团成员为师生作专题宣讲,学校也组建了党史宣讲团,确保宣讲全覆盖,引导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为了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学校不断创新学习方式,邀请彭湃烈士的孙女、彭士禄院士的女儿、学校80级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友彭洁研究员来校做党史学习教育专场报告《忠于理想的两代人》,两地三校区万名师生同上一堂公开课,激励广大学子奋发进取,积极投身船舶行业,为助力海洋强国战略而努力奋斗。

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讲‘四史’重温伟大征程,励初心践行青年使命”“回望历史征程,传递梦想力量”为主题开展信仰教育公开课,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建党百年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进一步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组织党员师生赴泰州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及句容茅山新四军纪念馆、时代楷模赵亚夫事迹馆等红色教育场馆,开展“学习楷模,牢记使命”“重温党的历史,厚植爱国情怀”等主题教育。

探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路径,开展大中小学“大手拉小手”系列活动,由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备一堂课、同上一堂思政课,形成理论和实践有效对接,系列活动先后被全国十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引导党员时刻不忘自己的“第一身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学校以党员过“政治生日”为主题,向4000余名党员推送“电子贺卡”,让党员同志充分感受到党组织的关心关爱,进一步增强归属感、荣誉感、使命感。

积极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百年奋斗历程的发展脉络,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引导学生深刻认识自身的历史使命,强化担当意识,自觉地把自身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积极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主题图片展、党史知识竞赛以及诗歌朗诵系列活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结合教材每个章节,有机融入党史故事,开展主题宣讲活动。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开展“身边的党史故事”实践教学项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围绕理论创新设计教学,在实践教学环节开展主题宣讲活动。

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网站,设立“党旗高高飘扬”“我的入党故事”等专栏,大力营造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

将党史学习教育阵地搬到船舶模型馆,努力打造育人品牌“船模馆里学党史”,从“红船精神”到“大国重器”,鼓励广大学生“一心跟党走,兴船报祖国”。

举办“百个团支部百幅主题墙绘”活动。以团支部为单位,围绕党史学习教育以及庆祝建党百年主题,举办主题墙绘艺术创作大赛,100个团支部组织团员创作了百幅作品并手绘上墙,让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冒热气。

每周开展红色经典电影展播,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唱支山歌给党听”主题党课及“百年回响光明行”民族音乐会,用一部部经典影片、一首首振奋人心的乐曲升华师生情怀,激发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在鉴往知来中强化使命担当。

全面落实“以师生为中心”的理念,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师生员工实际问题相结合,全力实施“民生福祉提升工程”,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为师生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进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归属感、幸福感,努力使学校发展与师生发展相互促进,同向同行。

全面关心服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断完善“奖、贷、助、减、免、补”立体资助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0%获得经济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结合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学业发展计划,持续开展“1+1+1”结对领航学习帮扶计划,为大学生应聘、考研等提供指导和帮助。

坚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在履行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全局工作中,整体谋划和有序推进学生考研指导工作。以“学风建设”为主线,构建“五段服务”的全程化精准指导工作模式,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27个宿舍实现全员录取,12个班级的录取率超过40%,班级最高录取率达到68.2%,全校考研录取率达到27.7%。

学校将持续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及廉洁文化校园作品展、“永远跟党走,唱响科大梦”师生大合唱、走访慰问老党员、毕业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等活动,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智慧养分,提振奋进新征程的精气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推动“十四五”学校各项事业开好局起好步。

(汤建 作者系江苏科技大学党委常委 副校长)

责任编辑:于萌萌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