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人就是娇气,咱们农村人吃了这么久,人家城里人吃了也没事,就你们说野蜂蜜不安全。”
王阿婆每周都会去城里卖蜂蜜,平日里都是好好的,今天城管突然来巡街,让王阿婆不要在小区门口摆摊,还让别人不要买她手上得蜂蜜。
王阿婆气不过,当场和城管吵了起来,最后蜂蜜被扣了,王阿婆也被迫离开了小区。
很多人和王阿婆一样不解,蜂蜜就是蜜蜂的蜜,为什么还有好坏之分,而且关于蜂蜜出问题的新闻也层出不穷。例如蜂蜜掺糖,以假乱真,不符合国家规定等等。
为什么以前的人,拿到蜂蜜就可以吃,现在国家检验却越来越严格了呢?

一、 为什么蜂蜜检测越来越严,在检测什么?
不是现在对蜂蜜检测严格高了,而是随着环境和市场的变化,现在的蜂蜜和之前有很大差别,主要包括3个方面:
第一,现在市面上存在很多不成熟的蜂蜜,所谓不成熟的蜂蜜不等蜜蜂将蜂蜜充分酿造成熟后就取出来。一般来说,蜂蜜的酿造需要7-15天,而有些人为了追求利益,1-2天就取出来,而这类蜂蜜营养价值少,含水份多,而且还容易变质。
第二,过去的蜂蜜主要以野生蜂蜜为主,而现在的蜂蜜很多都是现代化养殖,现代化养殖过程中,有些商家可能会使用兽药或者其他的添加剂,这样一来会给蜂蜜的质量带来较大影响。所以,国家对于蜂蜜的检测也就越来越严格。
目前我国采用的蜂蜜标准GB14963-2011,蜂蜜生产商在生产许可证时,需要检测的项目包括感官、水分、果糖、葡萄糖、灰分、菌落总数等17项指标,只要这些数据达到蜂蜜的国家标准,即可进入市场。
总而言之一句话,现代蜂蜜检测越来越严格,并不是专家在“找茬”,而是为了人们的健康着想。

二、 如何挑选出优良的蜂蜜?
市面上的蜂蜜那么多,产品参差不齐,我们如何能能够挑选出优良的蜂蜜呢?
首先,看底部。质量好的蜂蜜含水量比较低,质地也会比较粘稠,想要检验蜂蜜的质量可以将蜂蜜倒过来,查看封口处的空气上浮是否比较“费劲”,如果比较费劲,证明是比较好的蜂蜜。
其次,用筷子或者是牙签将蜂蜜往外拉,好的蜂蜜可以拉出来又细又透亮的黄色拉丝,部分蜂蜜甚至可以拉出来一尺而不断掉。
第三,肉眼无法分别蜂蜜时,可以用锅炒蜂蜜,蜂蜜在往外冒青烟并且可以闻到瓜果花朵的香味,说明蜂蜜的质量很好。而如果是掺了糖的蜂蜜,则会出现焦糊味。
第四,想要辨别蜂蜜也可以尝一尝,用温水冲蜂蜜。质量好的蜂蜜会变成絮状的乳白色液体,不经过水冲的蜂蜜直接尝会有甜到发腻的感觉。

三、长期喝蜂蜜的人,会有这5个意外好收获
蜂蜜作为一种日常饮品,我们长期喝会得到哪些好处呢?
我们知道蜂蜜内除了水分之外,主要的成分是碳水化合物,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糖类。蜂蜜内主要含有的糖分有葡萄糖、阿拉伯糖和果糖,100g蜂蜜中大约含有70%的糖分。3种糖分中,葡萄糖和果糖的比例相对较大。这两种糖分都可以充分被人体所吸收利用,可以有效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
除了水和糖分之外,蜂蜜内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如蛋白质、氨基酸、钾元素等,这些物质在蜂蜜内的占比大约在0.5%左右。这些物质是身体所必须的物质,适量服用蜂蜜对于健康很有好处。
例如,蛋白质是人体骨骼和肌肉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维持肌肉和骨骼的兴奋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保护骨骼健康;氨基酸可以和碳水化合物、脂肪进行转换,为身体提供能量,有利于我们的营养均衡;钾元素对于身体的功能很重要,特别是肌肉收缩和心脏跳动,特别是高血压的患者,医生一般会建议补钾。
此外,蜂蜜内还含有黄酮类化合物,100g蜂蜜内大约含有1.16mg的黄酮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效果,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好处。

四、3种人,不能吃蜂蜜
虽说蜂蜜含有很高的营养物质,但是以下3类人群是不建议吃蜂蜜。第一种就是1岁以下的婴儿。蜂蜜在酿造、运输的过程中易感染肉毒杆菌。身体抵抗力较弱的婴儿食用蜂蜜很可能会诱发肉毒杆菌感染,对于健康威胁很大。
第二种,糖尿病。上文提到蜂蜜内含有大量糖分,并且含有的糖分进入体内之后会被身体充分吸收利用。这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可不是好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食用蜂蜜会导致血糖飙升。 第三种,肝硬化。本身患有肝硬化的患者,不建议吃蜂蜜,因为蜂蜜会加速肝脏纤维化,对于患者的病情康复不利。 蜂蜜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牌子的,避免买到一些假蜂蜜!
参考资料:
[1] 翟璐.三类人绝对不能吃蜂蜜[J].百姓生活.
[2] 王丽;罗红霞;句荣辉;李淑荣.蜂蜜营养成分、抗氧化成分及有毒有害物质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2014-35-10
[3] 如何挑选蜂蜜[J].健康世界.2012
[4] 王巍.蜂蜜检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轻工科技201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