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人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令人烦恼,本市推行的“快处易赔”则方便了自行快捷处理轻微交通事故,避免了以往遇到轻微事故多次奔波、折腾耗时等窘境。据统计,去年“快处易赔”微信公众号关注量已超百万,至今已有130万人次享受这一便捷举措。
从2016年6月1日起,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系统“快处易赔”通过警方远程定责,银保监、中银保信及行业协会协调读取全国车辆保险信息,保险公司5分钟内即时响应引导后续理赔,线上物损定损等一系列技术手段,整合了公安交管、车险信息平台、保险理赔等大数据,为事故当事人提供快速、高效的事故自主处理方式。
“快处易赔”系统经历了一次次的升级和功能完善,从最初的双车事故处理,陆续开通了一键报案、理赔进度查询、理赔资料补传等功能,还首创了单车物损事故线上处理模式,为居民社区内发生的单方碰擦事故提供了极为便捷的线上处理模式。并且,陆续接入微信“城市服务”、“上海交警”APP、“上海发布”微信公众号、“随申办”移动端等便民服务平台,操作简单又快捷。例如“一键报案”功能,用户按照提示进行“自助式”事故处理,再接入保险公司理赔小程序,通过拇指理赔、视频连线等方式便可快速完成后续理赔事宜,省去了辗转不同部门、提交或补充资料的时间和人力。从拿出手机拍照留证、自行撤离,到采集信息、协商定责,再到当事方达成协议,平均用时仅需6分钟。
“快处易赔”开通已有5年,使用“快处易赔”处理机动车物损交通事故,已经成为不少驾驶人的首选。
使用“快处易赔”微信处理操作手续十分便捷。关注“快处易赔”微信公众号,点击左下角“快下易赔”,页面跳转后点击“事故处理”;了解办理流程后,点击“开始”,在这里建议驾驶人打开GPS,以便于定位,同时确认打开双跳灯,正确摆放警示牌,夜间打开相关车灯,检查完毕后点页面上的“OK”继续选择事故车辆数量;在注意自身安全的情况下,驾驶人需按照要求拍照,操作完点击“拍照完成”;拍照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案件详情,请对方驾驶人扫描二维码,查看处理进度;拍照之后把车辆挪至不影响交通的地方继续处理。
此时,系统信息采集后进行协商定责,选择具体事故形态,根据事故形态当事双方确定责任,并要在页面上确认车辆驾驶人信息,检查无误后进入下一步;在双方对协商无异议下,自动生成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协议书,点击“一键报案”等待保险公司联系;协商若有争议,提交交警远程定责或拨打110报警。
公安交警友情提示
有8类事故是无法使用“快处易赔”的
需要驾驶人注意
1、造成人员死亡、受伤的;
2、发生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对事实或者成因有争议的,以及虽然对事实或者成因无争议,但协商损害赔偿未达成协议的;
3、机动车无号牌、无检验合格标志、无保险标志的;
4、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品车辆的;
5、碰撞建筑物、公共设施或者其他设施,造成设施损坏的;
6、驾驶人无有效机动车驾驶证的;
7、驾驶人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的;
8、当事人不能自行移动车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