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8月18日是儿童生长发育日。
孩子的身高是不少父母比较忧心的问题,一个人的生长趋势和成年身高受先天因素如种族、遗传及后天因素如地理、气候条件、营养、各种疾病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想要宝宝长得高,爸爸妈妈们需要了解哪些因素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有益,哪些具有负面影响。
影响身高的因素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赋予孩子固有的长个子的能力,即生长潜能,身高约41%-71%由遗传因素决定,例如父母的种族、体形、性成熟的早晚等。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数量或结构畸变、代谢性缺陷、与生长调控有关的基因缺陷对生长发育起重要影响。
内分泌因素
人体的内分泌腺对生长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例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如果分泌不足可导致孩子生长缓慢、甚至智力发育落后。
胎儿宫内发育状况
妈妈怀孕期间的营养状况、疾病情况、生活环境等各方面都对胎儿的生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在妈妈子宫内生长障碍,可能影响出生后孩子身高的水平甚至累及终生。
疾病影响
无论急性还是慢性疾病都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消化道的疾病、反复或持续的感染性疾病,尤其孩子营养状况不佳时,生长常常变得迟缓。但当疾病治愈后,有可能完全追赶生长。但染色体异常、内分泌疾病、骨骼畸形及先天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不仅对生长有影响,而且可能不可恢复或不能完全恢复。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积极预防常见病,及早就诊,减免对生长造成长期或永久性损害。
外在因素
营养状况、生活环境、睡眠习惯及运动等外在因素对孩子长身高也会有一定影响。
如何帮助宝宝长身高
注重营养
家长应重视孩子的膳食平衡,要荤素搭配,包括动植物蛋白质搭配、动植物脂肪搭配、精粮与粗粮搭配,使之能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必须的脂肪酸、矿物质和维生素。孩子可以每天喝250-500ML的纯牛奶,并适当食用坚果类食物来满足机体对钙的需求。
保证充足睡眠
夜间22:00—2:00,早晨5:00—7:00是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所以建议儿童22:00进入深睡眠,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时间。
有氧运动不可少
人体长高是因为长骨干骺端的骺软骨不断生长,而骺软骨的生长,需要良好的血液供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使骨骼组织供血增加。家长可监督孩子们常做一些拉伸、高抬腿、跳绳、摸高等纵向弹跳运动。
享受阳光
室外活动(尤其是春季)能让宝宝得到较长时间阳光照射,促进机体维生素D的生成,有利于钙的吸收,也可促进身高增长。但请不要带孩子到夏天的烈日下曝晒,以防晒伤或中暑。
生活中应如何管理孩子的身高?
● 首先养成给孩子定期测量身高的好习惯,至少每3个月量一次身高,了解孩子的生长速率;
● 骨龄决定了孩子的生长空间和潜力,建议家长每年带孩子测一次骨龄;
● 弹跳类运动能有效帮助孩子长高,可让孩子每天用1小时的时间进行跳绳、篮球、排球、羽毛球、跑步等体育;
● 另外,心理上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轻松的家庭环境,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不要习惯在饭前和睡前批评孩子等。
爸爸妈妈们请注意,孩子如果没有出现食欲不振、厌食、脱发、盗汗、生长痛等症状,且未经过医院专业检测,医生不建议擅自让孩子用药物补充微量元素。
如果发现自己家的宝宝比同龄宝宝普遍矮一点,记得及时到儿保科咨询医生哦!
你问我答
问
父母对孩子身高遗传贡献率各占多少?
父母对于孩子身高的遗传贡献率是基本一致的,即各占50%。除了细胞核遗传,母亲还会把自己的线粒体DNA唯一地遗传给后代。
所有男性和女性的线粒体都是由母亲遗传的。线粒体负责细胞的能量代谢活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
对于“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存在的,即母亲身高会较多地影响后代的身高。但是事情并不绝对,个别情况下也有相对矮个子的妈妈有高个子儿子或女儿的现象。
虽说孩子的身高确实会遗传自爸爸妈妈,但还有很大一部分是与后天因素有关的。
问
什么情况下属于矮小症呢?
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2SD,标准线称SD),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2年以上。
以下情况提示患儿生长缓慢:
①儿童生长速度3岁前小于7厘米/年;
②3岁到青春期小于5厘米/年;
③青春期小于5-6厘米/年。
0-18岁男女儿童身高对照表
图源:云浮市人民医院
问
可以通过多补钙补锌增高吗?
引起儿童身材矮小的疾病有很多,一定要找到导致矮小的原因,对症治疗才行。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是因为缺钙、缺锌,吃不好喝不好,导致的矮小,特别喜欢给孩子吃一些补品,结果很多孩子补出了问题。缺钙缺锌临床上确实不少见,但是必须在大夫指导下去治疗,不要盲目地补。如果把微量元素补成宏量元素,反而会出问题。还有的孩子补钙补出肾结石,这样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
本文根据《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云浮市人民医院、山西疾控动态、潼南区妇幼保健院、中国妇幼健康官方微信公众号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