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奇幻世界,你也许最害怕进入?!
后浪图书
用阅读定义时间。先读书,后浪!
2021-09-03 18:47
关注

后浪漫近期新出的革新漫画泰斗安德烈亚斯的漫画《白发巫师洛克》以它繁复细致的排线,变化莫测的分镜和爱伦·坡式的惊悚诡谲挑起了不少人的好奇心。

而他之前的作品《幸存者》则凭借着大量的排线和明暗对比创造出了极其富有美感的画面,烘托出克苏鲁诡异奇幻的内核。

这次挑选了一部分收录在书中对作者的访谈,揭秘安德烈亚斯在创作这本呕心沥血30年的震撼代表作的幕后故事(*^▽^*)!

追随洛克的足迹

如果说安德烈亚斯今天终于成为受人膜拜的作者,那么《白发巫师洛克》(Rork)则无疑是他独一无二的职业生涯的奠基石。在这部充满青春气息的著作里,他未来的标志性创作风格已初见端倪:

大胆的分镜,结构缜密的叙事,

如雕版画般精准的线条

以及自始至终与读者的互动。

回溯一部作品和一种风格的诞生之路,

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反复摸索 ……

《白发巫师洛克》成书之前,作者本人并不真正知道他将去往何处,应该怎么去。他只是强烈地感受到对独立的渴望:“我总是在追求自由。”安德烈亚斯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他 30 多年的职业生涯中,这种感受一直非常强烈。

“我崇尚个人主义,也敢于承担责任。事实上,我更愿意什么事情都由我自己来做。”作者这样承认。他在跟我们提及他参与创作的《冥河》(Styx,菲利普·弗尔斯特的一本漫画,安德烈亚斯负责描线)时说道:“我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合作者。实际上我相当不称职。我要么单打独斗,要么就全让别人干。”

对于创作过 60 余本漫画(作为编剧或画师,不过大部分情况下是两者兼顾)的安德烈亚斯来说,这话说起来倒轻松。

但对于 1979 年的他也许就不一定了:那时他还是一个年轻的插画师,布鲁塞尔圣卢克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刚接受完埃迪·帕佩的夜校培训并成为他的助手,为他绘制漫画《乌道夫》(Udolfo)。这位初出茅庐的德国艺术家并没有吓退时任《丁丁画报》(Tintin)杂志主编的安德烈-保罗·迪沙托。

“我当时很想画幻想故事。他们要我设计一个人物,我就大概想象了他的脸和名字。名字的发音(洛克)就是像现在这样的;我试着用几种拼写方式写出来,然后选定最简单的这个。

我为他画了长头发,因为那时候我留的也是长发。我决定头发的颜色是白色的,这样正好和他的黑色大衣形成强烈的对照。刚开始的时候,我会偶尔给他的大衣画出一些细节来,但很快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说得这样轻描淡写,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从此刻起便诞生了一种非常独特的风格类型、一部杰作。


严谨的结构

与安德烈亚斯的果断作风留给我们的印象相反,他在创作《白发巫师洛克》时并没有特别明确的计划:

“我画完第一个短篇故事以后,他们对我说这个故事最终可以排成46 页出版。从第三个故事开始,他们要求我规划出一条情节发展的脉络,这样一来,故事就能更好地衔接上。《白发巫师洛克》的第一卷就是为了赋予这三个故事严谨的结构和整体的一致性。当我开始画第二卷的时候,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过在当时,他只需要保证两本短篇漫画集的结构严谨性。然而,在完成《碎片》(Fragments)这一篇故事之后,奠定安德烈亚斯毕生工作的基石便显现出来了。

“我想,在你可以放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你的作品就具备了严谨的结构。我相信在某个时刻,所有的因素都会在作品中发挥作用。我会进入漫画的领域,是受小时候看过的漫画系列的影响,我超级喜欢那些漫画。系列漫画的好处是,你总可以反复利用所有的元素,因为它们是互相关联的。今天仍然是这样,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会信手添加一些东西。有时需要等到多年以后,一些从前的元素才会如神来之笔,不期而至。”

正是在这一时期,安德烈亚斯风格的主要特点形成了。他的作品都具备这种特征,就像洛克的人生是由穿梭异世界的渡口所构成的一样。

每扇门被关上的同时又会有另外两扇门被开启:“编写剧本的目的本来是想解决所有的问题。我却喜欢留下一些问题悬而未决,因为我们不能总是知道所有的事情,我很难结束一个故事。我总能看到故事后续的发展,因此喜欢在结尾埋下伏笔。”

影响

1983 年出版的《碎片》由弗朗索瓦·里维埃作序。他指出对安德烈亚斯影响最大的三个人是:M.C. 埃舍尔 、伯尼·莱特森和 H. P. 洛夫克拉夫特。

在读这本漫画时,很难说弗朗索瓦·里维埃是错的,但事实却不完全如此:“跟序言中所写的内容相反,洛夫克拉夫特 并没有对我产生多么巨大的影响。我读过他的小说,但也同样读了让·雷 或者范·沃格特的书 —— 总之是所有五六十年代的作者。”

在阅读了如此多这种类型的漫画之后,他自己也形成了某种连载漫画式的品位。不过,这显然不是影响他的全部因素。上大学期间,安德烈亚斯发现了美国漫画,它们给他打开了另一扇门 ……

“在圣卢克学院,我画的是比利时风格的幽默漫画,人物都有一个大鼻子。但是别人跟我说我的剧本太阴森了,它们与更现实主义的画风更相配。于是我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尽管对那些次要人物,我仍然会保留一点儿这种讽刺漫画的风格。实际上,可以说我的画风是由我的剧本和我发现的美国漫画所决定的。”

可以左右滑动的喔

说到伯尼·莱特森,他的风格正是这位年轻的画家当时寻找的绘画技法。对此,安德烈亚斯也没有掩饰,他甚至在为他书中的 一个人物取名时还使用了这位天才的美国画家的姓氏[伯 纳德·赖特(BernardWright)]。

“莱特森真的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是因为他,我才发现了他的灵感来源 —那些 20 世纪初的版画雕刻师。无论是富兰克林·布斯的精工细作,还是 J. C. 科尔的潦草随性,都让我沉浸于这些金银匠的作品之中。

我羡慕极了他们作品中的灰色调,布斯那样的画法对我更合适。慢工出细活和精准的线条更符合我当时的追求。我喜欢在一些事情上花很多的时间。”

不过,受到美漫影响的不仅仅是安德烈亚斯的线条,还有他那精心加工的分镜。它们很快成为他独特风格的另一块奠基石。

“从《渡口》的一开始就可以看出来。我尝试着用更多的长条型竖格。在 20 世纪 70 年代的美漫中,经常有这样的分镜。通过向它们学习,我的叙事方式开始发生变化,这时我明白了创作者是可以画出许多小格子的,尽管单个格子自身无法表达什么,但它们最终会在整体上营造出某种氛围。”

“我很喜欢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小把戏。但是它也不是毫无意义的,它应当服务于故事本身。这些画面都很有代表性:我知道我要去哪儿,但我不知道我将如何去。”

同以往一样,时间将给出答案,而洛克并没有停止探索他内心的迷宫。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