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笑薇读书
专注读书、写作、自我提升类原创干货
2021-09-09 16:13
关注

关注“笑薇读书”,每天带你一起学习和成长。

亲爱的书友,大家好,本周的共读主题是“认知升级”,今天我们继续阅读《人类简史》。

通过上次的阅读,我们首先知道了科学革命发生在欧洲的原因,其次了解了科学、欧洲帝国、资本主义经济三者之间形成的联盟关系:科学与帝国之间相辅相成,而资本主义不止左右了现代科学的兴起,也影响了欧洲帝国主义的出现。

可以说,在过去500年间,这三者之间的回馈循环无疑正是推动历史演进的主要引擎。

今天,我们阅读的是十七~二十章的内容。同时请大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工业革命带来哪些影响?你认为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工业的巨轮

现代经济之所以能够增长,是因为我们愿意信任未来,资本家也愿意将利润再投入生产。

但是光这样还不够,经济增长还需要有能源、有原料。但能源和原料有限,如果用光了,是不是整个系统就要崩溃?

然而,就过去的证据看来,所谓“有限”也只是一种理论。这虽然不太符合我们的直觉,但在过去几个世纪,可供使用的能源和原料其实不减反增!

每次即将因为能源或原料短缺而致经济增长缓慢的时候,就会有资金投入解决这项问题。

这种做法屡屡奏效,有时候让人更有效利用现有资源,有时候找出了全新的能源和材料。以运输产业为例,原料由以前的木材、铁,到今天的塑料、橡胶、铝等新材料,由以前的木匠、铁匠制作,到现在依靠燃油引擎、核电厂来推动生产。

类似的革命在几乎所有产业领域无处不在。我们将它称为“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核心,其实就是能源转换的革命。

早在工业革命前的数千年,人类就已经知道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能源。比如通过燃烧木材,用火力来炼铁、取暖等。但这些方法有明显的限制和问题:我们不知道如何进行能量间的转换。比如燃烧木头的热力无法推动石磨。

而现在看来,唯一的限制只在于我们的无知。显然,这世界上缺的不是能源,而是能够驾驭并转换符合我们所需的知识。

工业革命之前,人类的能源市场几乎完全只能靠植物,但到了工业革命时期,人类发现能用的能源就像一整片海洋一样广袤无垠。

在学习如何有效驾驭和转换能量之后,也就解决了另一个阻碍经济增长的问题:原料短缺。

工业革命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种种能源和原料,种类丰富,价格低廉。结果就是人类的生产力有了爆炸性的发展。首先引爆、影响也最深的就是农业。

作者认为,工业革命最重要的一点,其实在于它就是第二次的农业革命。

过去两百年间,工业化生产成了农业的支柱,连动植物也同样遭到了机械化。差不多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宗教将智人提升到神的地位的时候,各种农场里的动物已经不再被视为活生生的生物,而是被当作机器一样对待。

时至今日,这些动物被大规模制造,它们的身体被依照产业的需求来形塑,它们的一生就像是巨大生产线的齿轮,决定他们生命长短及质量的,就只是各种商业组织的利润和亏损。

以猪为例,在工业化的养猪场,母猪被关在小隔间里,甚至连转身都做不到,被这样没日没夜关上四周,生下小猪,但小猪立刻被带走养肥待宰,而母猪又得带去怀孕,准备再生下一批小猪。

如果将所有数字加总,全球随时都有数十亿只家禽家畜就像活在工厂生产线上,而每年宰杀总数更达到百亿。

采用工业化的禽畜饲养方式后,农业生产量和人类粮食储备量大幅增长。

像这种工业化的畜牧业,再加上农作物种植的机械化,就成了整个现代社会经济秩序的基础。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

也是因为如此,产生了一个全新的问题:谁要来买这些产品?

于是,消费主义应运而生。

消费主义的美德就是消费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想方设法鼓励所有人去购物。比如商品更新换代频繁,再如类似618、双11这样的购物节层出不穷。

购物似乎已成为人类最喜爱的消遣。

一场永远的革命

工业革命找出了新方法来进行能量转换和商品生产,于是人类对于周遭生态系统的依赖大减。世界越来越被塑造成适合智人需求的样子,生态环境恶化,让大多数其他物种走向灭亡。

然而,这场生态危机很可能会危及智人本身的生存。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污染猖獗,使得地球对于人类来说也越来越不宜居住。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人口增长正处于前所未有的高峰。今天,地球上住着将近76亿的智人,人类真的已经称霸全球。

虽然智人已经越来越不受自然摆布,但却越来越受到现代产业和政府的支配。比如,将过去传统农业社会的时间节奏,替换成工业社会一致而且精准的时间概念。

工业革命不仅为人类带来了时刻表和生产线的概念,更将这些概念推广到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当中。

例如在工厂用时刻表规范劳工行为之后,学校、医院、政府机关等也采用了这一套,时刻表成了王道。

总之,工业革命让人类社会发生了数十种重大变化,采用工业化的时间概念只是其中之一。

最重要的是,掀起了人类最大的社会革命:家庭和地方社群崩溃,改由国家和市场取代。

工业革命让市场取得强大的新力量,让国家有了新的通讯和交通工具,更让政府有了一大批办事人员、教师、警察和社工可供差遣。

随着时间的过去,国家和市场的权力不断扩大,也不断削弱家庭和社群过去对成员的紧密连接。

但所有的独立国家和市场又在被一种国际通用的文化所席卷,变得也可有可无了。

未来的日子,也许我们真的可以看到一个硕大的地球村,里面遵循同一套文化,也使用同一套标准。

谁说这不是新形式的帝国主义核心内容?

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在过去的500年,我们见证了一连串令人惊叹的革命。地球在生态和历史上都已经整合成一个单一的领域。

经济呈现指数增长,今日人类所享有的财富在过去只有可能出现在童话里。

科学和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超人类的力量,以及几乎可以说无限的能源。不仅社会秩序完全改变,政治、日常生活和人类心理也彻底改观。

只是,我们真的更快乐了吗?

所有的研究人员都是从历史的宏观角度出发去研究人类,而很少有人会从个体的幸福感来研究。我们就真的比当初的狩猎采集者更快乐吗?作者认为是未必的。

农业革命的时候,人们开始被困住在一个地方,并且终日劳作,营养不良,充满疾病;而到了帝国主义,战争频繁,压榨明显,也很难说情况会好转;

直到资本主义来临,人们虽然还是被压榨剥削,但是起码可以用消费来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就真的是快乐吗?

作者提出几个设想,他认为通过消费获得的不能说是快乐,只能说是暂时的满足,并且会带来更大的空虚,所以有了更多的需求。

后来生物学家认为,我们的心理和情感世界,其实是由经过数百万年演化的生化机制所形塑。从这一点来说,我们能够快乐的唯一原因,就是身体内发出快感的感官感受,提高血清素的浓度,就会产生快乐的感觉。

所以,“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金钱、地位以及豪宅等。

而真正的快乐,作者认为要看的是某人生命的整体,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

生活有意义,就算在困境中也能甘之如饴;生活无意义,就算在顺境中也度日如年。

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在自然选择这一块,智人的发挥空间似乎远大于其他生物,但毕竟仍然有限。

换句话说,不论智人付出多少努力,有了多少成就,还是没办法打破生物因素的性质。

就在21世纪曙光乍现之时,情况已经有所改变:智人开始超越了这些界限。

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而由智能设计法则取而代之。

其中,有三种方式可能让智能设计取代自然法则:生物工程、仿生工程、无机生命工程。

智人的未来变成非智人的存在,人们通过接入机械和其他生物创造来维持生命。但这时候的智人还能被称为“智人”吗?还是已经变成了其他什么奇怪的种族?

而且,当改变一个物种的形态时,其实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上帝。

既然我们可能很快能改造我们的欲望,或许真正该问的问题不是“我们究竟想要变成什么”,而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简单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阅读《人类简史》的十七~二十章,首先知道了工业革命其实是能源转换的革命,也是第二次的农业革命。

其次,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生产超出了需求,于是消费主义应运而生。但是这样人类就快乐了吗?

作者认为生命整体有意义、有价值,就能得到快乐。最后,自然选择的法则开始被打破,而由智能设计法则取而代之,当人们去肆意改变一个物种的形态时,其实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上帝。

此时,真正该问的问题应该是“我们究竟希望自己想要什么”。

今天请大家思考:

工业革命带来哪些影响?你认为真正的快乐是什么样子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