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这些袜子致癌物超标,你可能也买过!买衣物一定要看这3个字母
四川名医
由成都商报社、红星新闻孵化打造的健康新媒体平台。健康科普,看四川名医!专注权威健康科普传播,原创、专业,有趣、有料、有看头~
2021-09-16 11:47
关注

纯棉袜子一般都比较受大家欢迎,谁家的衣柜里还没有一双棉袜呢。

但是近日央视曝光了一些电商和直播平台销售的部分“纯棉袜”甲醛含量超标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标,引起广泛关注!

网友直呼:夺笋呐!连袜子都会致癌…那要怎么样才能分辨袜子是否合格?

其实不止袜子,你穿的衣物、鞋子等都可能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的问题。

热风、ZARA等品牌服装都曾被曝出甲醛超标

近日央视还曝光了多款高跟凉鞋有害物超标

衣物里面居然含有这些成分?

超过标准可致癌

「成都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学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刘蜀坤」介绍:

我们平时穿的衣物/袜子等纺织品,主要含有的有害物质为两大类:偶氮染料与甲醛。

1、偶氮染料

文章开头提到的可分解芳香胺主要来自于服装中的偶氮染料。

偶氮染料因为其价格低廉、色彩比较鲜艳持久,加之其检测成本高,不易被自然发现,所以在小纺织企业中有很宽阔的市场。

在一定条件下,偶氮染料可分解产生20多种致癌芳香胺,经过活化作用后造成人体的DNA改变,基因异常表达,长此以往,可能诱发恶性肿瘤。

很多人买回家都有清洗一遍再穿的习惯,但是这种芳香胺其实很难被洗掉。

再补充两句:

我国于2003年就正式将禁用偶氮染料列入GB18401-2003《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了。

建议大家在购买衣物时,关注吊牌或商品标签上是否有标明“符合GB18401标准”的中文字样。

2、甲醛

是的,你没有看错~衣物/袜子里面也含有甲醛。它们主要来源于3个地方。

• 首先,这些衣物在染整过程中,会采用含有甲醛的活性树脂来使服装保持平整。

其次,为了提高染色度,厂家一般会采用含有甲醛的织料。

另外,很多衣服还有印花,这些印花在印制过程中,往往也含有甲醛。

衣物的制造过程中离不开甲醛,但是必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如果长期接触甲醛的话,危害不容小觑:

• 刺激皮肤:甲醛的危害主要是对皮肤黏膜的刺激,高浓度吸入时可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以及眼刺激,头疼等;

• 引发头晕头疼:还可出现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以及植物神经紊乱等;

• 引发哮喘、咽喉炎、支气管炎等:吸入甲醛可诱发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 诱发癌症:引起鼻咽肿瘤等。孕妇长期吸入可导致胎儿畸形,甚至死亡,成年男性长期吸入可导致精子畸形和死亡等。

慎重!这几类衣物慎买

网上有说法是,免烫服装和染色牛仔衣裤最好少穿,这个是否有科学依据呢?我们来听一听刘蜀坤主任怎么说~

免烫服装

上文才提到了,甲醛主要起到使服装保持平整的作用。所以一般免烫服装里面都富含甲醛。

染色牛仔衣裤

牛仔衣裤等为了抗皱,会应用甲醛。

但是染色牛仔衣裤里可不仅仅有甲醛残留这么简单。

染色牛仔衣物按照现行国标检验,几乎都会发现含有有害芳香胺,其中最常见的是苯胺。

苯胺对人体危害性甚大,长期与人体接触,对呼吸道、中枢神经、肝脏等均有一定毒性。它还是中毒性肝病的罪魁祸首。

如何辨别衣物的有害物质含量?

1、看生产标签

A类产品: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服装必须是A类技术要求。

B类产品: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至少应该是B类技术要求。

C类产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的服装至少要是C类技术要求。

大家买衣物时,一定要注意看吊牌上的字母!A、B、C类衣物,甲醛含量都有严格的标准,可以根据标签来选择。

2、看衣物颜色

购买纺织品时,应尽量选择无抗皱处理的印花少、浅色自然、面料柔软的纺织材料

3、闻衣物味道

网购衣物等商品因为长期仓储、货运堆积等原因,可能造成甲醛无法自然释放。

产品长期密闭保存,会有些许刺鼻味道。

建议先行充分洗涤后再穿着使用,若味道十分刺鼻,建议直接退还商品。

最后,刘蜀坤主任提醒:

大家在买新衣物/袜子后,最好先清洗两遍再穿上身。甲醛易溶于水,清洗可除掉大部分甲醛。

必要时也可用食盐进行洗涤,这样能起到消毒、杀菌、防褪色的作用。

保存衣物时,由于收纳衣物的衣柜、箱子等不通风,一件衣服的甲醛会挥发到其他其他衣物中,所以建议婴童的衣物和大人的分开防放置。

本文受访专家

文/编辑 | 离离 制图 | 云云

监制 | 清清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123rf、soogif、我爱斗图等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