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新公布的全国公立医院“国考”结果,也就是国家卫生健康委2019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显示:德阳市人民医院大步跃升到91名,比起2018年的160名,提升了69位,“跑步”前进到全国前10%的行列。
7年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肝胆胰外科副教授麦刚加入德阳市人民医院,担当了这家德阳唯一一家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掌门人”。在这7年间,德阳市人民医院在“中国医院竞争力地级城市医院百强榜”上从未缺席;2020年门急诊量达到159.14万人次,出院病人6.77万人次,手术3.63万台次。
急速成长的背后,是“华西基因”带来的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核心理念。麦刚院长将对安全事故零容忍的“航空理念”全面引入德阳市人民医院,让医院的发展迈上新台阶。
眼下,德阳市人民医院城北第五代医院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作为四川省2020年第四季度重大项目之一、全国首个按照“第五代医院”标准建设的医院,它的投入使用,将会推进德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最大程度落实“质量、安全、流程、舒适”生命至上的就医理念。
#01创建优于绿色通道的抢救模式
“Mayday”代表对安全事故的“零容忍”
● 2021年3月13日下午,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收到紧急求助:在15公里外的乡镇,一名瘢痕子宫患者出现流产后大出血,生命垂危……
德阳市人民医院第一时间紧急启动了Mayday救治模式,快速集结急诊科、产科、妇科、ICU、手术室、麻醉科、血液科等专家在急诊科等候患者,利用转诊时间差多科协作制定出多套救治方案。最终在多学科的严密配合下,患者成功获救。
院长麦刚介绍,该救治模式“Mayday”一词源于国际航空航海通用的紧急呼救信号。
将“Mayday”理念引用到医疗行业,“它的内涵就是集中全院资源抢救生命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Mayday救治模式,是对急危重患者启动的高于绿色通道的抢救模式,一旦触发,即需医疗资源提前待命,向患者靠拢。“将‘Mayday’的航空理念引用到医疗行业,根植的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安全事故的零容忍。”
他介绍,德阳市人民医院“Mayday大急救平台”是全川首家实现一站式诊断、检查、手术、监护、康复的整合平台,这个平台通过集成急诊、急救所需资源,优化病人就医动线和急救流程,将急救措施前置到院前,让病人不出急诊科就能完成诊治。
启动Mayday紧急抢救高空坠落树枝贯通伤患者
“以前是分诊科室,现在是整合临床资源,配备技术团队,资源共享的MDT诊疗模式,让资源向患者靠拢。”大急救平台搭载了七大医疗中心——
● 胸痛中心
● 卒中中心
● 创伤中心
● 中毒中心
●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 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 出血联盟
七大中心充分将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时所需要的资源高度整合,多学科协作让医疗环节主动前移;
其中两大手术室——复合手术室和创伤手术室可覆盖大部分急救手术需求,可实施介入手术和开放手术,实现院前—抢救—后续治疗的无缝衔接,“一站式”的综合救治体系坚守“时间就是生命”急救主旨,核心是“保障生命安全”。
#02
融入航站楼设计理念
第五代医院“躺下来” 变身资源中枢平台
目前,德阳市人民医院正在推进城北第五代医院项目。
“第五代医院”是近两年来医疗建筑领域的热点词汇之一。这一概念来源于法国,其建筑标准之一是将建筑进行“组团式平面布局”,代替“四代医院”向上发展的布局,让医院“躺下来”。
“水平方向运动成本更低,效率亦更高!”麦刚院长介绍,城北新院区在外形设计上,遵循了多个创新理念:
首先遵循“第五代医院”的根本特点——降低高度,尽力让人流、物流保持水平移动,节约时间成本;
其次遵循“敬畏生命、拯救生命”的理念,组建由医技平台支撑多学科诊疗模式的临床医学中心,医学中心作为资源高度集成的资源共享平台,诊疗服务集中向患者靠拢,“让医生围着病人转”;
再次,在设计中融入航空文化中航站楼的设计理念,将承担诊疗和检验的资源共享平台视作旅客办理各种手续和作短暂休息等候的“航站楼”,将集中相关专业科室的5个“(登机)住院入口”直接对接到资源共享平台,用相关科室的组团布局来优化患者的诊治和出入院动线,避免各类患者相互干扰造成平台混乱拥挤。
麦刚院长称,这样的物理空间设置,既让医疗软件和硬件有效匹配,也能保证相关学科间能有效协同,在同区域为病人提供最优治疗方案,实现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环境模式转变,实现“质量、安全、流程、舒适”的核心目标。
据介绍,当前,“第五代医院”的一期工程将于明年初投入使用,二期工程建设已初具规模,预计2024年建成投入使用。
#03
撬动科室文化管理的杠杆
开创独特绩效管理体系
作为一名“华西二代”,麦刚在华西文化的熏陶下长大。后来他又作为“华西文化”的使者被引入德阳市人民医院,将华西医院的现代医院管理经验融入管理理念,提出坚守“学习型文化”和“尊老爱幼”两大文化核心,让德阳市人民医院的文化内核进一步丰富。
一直以来,德阳市人民医院就以“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建设一流三甲医院”为发展目标,将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麦刚院长提出,医务人员必须跟上医学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把医院当作学校,持续学习永不毕业,才能保证在老百姓就医选择中“不失业”。
在麦刚院长的带领下,德阳市人民医院落实“学到老,活到老”的理念,鼓励员工进行在职学历提升,选派优秀中干、骨干到境外学习先进的医疗管理理念,让学习成为医院职工的一种“习惯”。
同时,他指出,医生的培养和成长是漫长过程。德阳市人民医院需要根植“尊老爱幼”文化,以老带新、新敬老的形式,形成良好的代际互动和传承,让“老”肩负起引领和指导责任,让“新”有机会施展和提升。
他用绩效作为经济杠杆来撬动科室管理,这种管理形式将科室发展置于个人绩效尤其是科室负责人效益之前,让科主任的绩效与科室发展、技术进步、科室员工绩效、业务成长挂钩,将科室打包成整体,将科室的质量和发展作为科主任绩效的衡量标准,从而真正实现管理者引领科室发展的目标。
“科室质量、安全保障了,得到高质量发展了,科主任的绩效自然也就上升了。”麦刚院长表示,从华西医疗组组长到德阳市人民医院院长,管理的本质其实并没有发生改变,坚守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将持续学习形成习惯,既是他对自我的要求,也是德阳市人民医院的坚持。
在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由四川省医院协会主办,成都商报四川名医承办、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协办“城市医学名片”大型宣传活动拉开帷幕。本次宣传活动将通过“对话医院掌门人”的方式,以医院掌门人的视角展现医院发展历程,并“亮剑”医院的优势学科以及医学专家代表,形成四川各城独特的医学名片。
该活动将广泛地调动全媒体力量,以多媒体的形式为当地的医院及医生带来更多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也帮助当地患者更精准地选择医生,有效将病人留在当地,推动国家分级诊疗政策。
帮助患者精准寻医
城市医学名片向您推荐
各大医院优势学科和优秀专家
文/编辑丨江瑾然
图片丨医院提供、123rf图库
监制丨王欢
审核丨蓝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