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科大学:把脉问诊开良方,“医”心育人建新功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官方人民号
2021-10-28 10:05
关注

徐州医科大学全面落实省委部署的“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要求,深入基层“把脉问诊”、精准落实“靶向开方”、服务师生“厉行担当”,在全校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示范、奋发有为、勇争先锋”的浓厚氛围,真正将“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中激发出的热情转化为了“医”心谋事、立德树人的强大动力。

吹响行动“冲锋号”,把脉问诊开良方

制定了《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实施方案》,领导干部践行“四个带头”精神——带头学习研究、带头深入群众、带头真准实干、带头攻坚克难;广大师生党员争做“两在两同”建新功的先锋,教学科研岗位党员争做“教学育人先锋”,管理服务岗位党员争做“服务育人先锋”,学生党员争做“强国先锋”,离退休党员争做“红色传承先锋”。

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围绕师生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实地考察学生宿舍、食堂、教室等,开展专题调研和个别访谈,精准“把脉问诊”。在前期办实事项目基础上,继续梳理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通过“困难问题解决、疑惑问题答疑、解决问题公布”反馈机制答复师生,用实际行动提高师生满意度,不断破解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育人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校党政领导调研了解校内停车、师生出行安全问题 王天乐 摄

促进教师“快成长”,激发干事新动力

举办新教师座谈会、新教师素质拓展训练,组织新教师考察国情社情、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邀请书记、校长讲授第一课,党员老教师分享德育经验,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校党政领导走进人才公寓现场办公,了解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人员的工作生活和家庭情况,为他们答疑解惑、排忧解难。针对高层次人才普遍关心的子女入学问题,学校与徐州市云龙区政府达成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小学。2021年秋季学期,29位引进人才子女顺利入学。

将党支部建在教研室,同心同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表彰了麻醉学院教工一支部等9个优秀教学党支部。评选“师德标兵”“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宣传了徐凯、夏向东等一批德行高尚、深受学生认可的优秀党员教师,营造了“对标先进、见贤思齐”的好氛围,激发了教师“干事创业、教书育人”的新动力。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优秀教师榜样

结对共建“手牵手”,铸魂育人践初心

完善领导干部联系学生班级制度,聘任党员干部担任“兼职班主任”,全面参与班级事务管理。建立共建帮扶机制,组织学生党员对班级学习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教师党支部与“石榴园工作室”开展帮扶共建,指导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生活。在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学生宿舍建立学生党员工作站,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更好服务同学。

成立“赤脚医生博物馆”党支部,利用馆藏资源,对在校学生开展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联合徐州市打造“医学科学与人文社会服务平台”;培训学生讲解队伍,为国内外专家、广大市民、中小学生讲述“赤脚医生”的先进事迹,让广大同学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大学生讲解员为高中生介绍赤脚医生的先进事迹 李文文 摄

通讯员 汤双平

主编:潘瑞凯 责任编辑:乔淳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