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9日,余姚泗门镇后塘河社区年逾七旬的周克荣在老伴陪同下,来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办理老年证,前后不到两分钟就办理成功,引来老人的连连夸赞:“就像配钥匙,立等可取!要是以前得来回跑两三趟。”
这一切得益于余姚泗门镇把便民服务延伸到村(社区),已经实现便民服务村级延伸全覆盖,打造的10分钟便民服务圈,而这正是泗门镇作为浙江省首批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由“镇”到“城”实现华丽转身给老百姓带来的生活便利。
视频制作 记者 张晓曦
教育医疗等民生保障服务扩容升级
医疗保障能力强不强、教育文化水平高不高,这些老百姓最关注的基本民生问题正是小城市培育考察的重点项。记者了解到,五年来,泗门镇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民政等领域的比例在80%以上,增幅超过10个百分点,改革发展红利切实转化为了民生幸福指数:泗门镇中正式更名为“浙江师范大学附属泗门实验中学”,湖北小学扩建等一批中小学校改造项目完成,公办和普惠性幼儿园实现全覆盖。
位于泗门镇的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宁波市李惠利医院深化合作,为姚西北以及周边地区病患带来福音,群众可以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家住兰江街道的张女士因患胆息肉,原来需要定期到李惠利医院接受检查,来回得一天时间,现在从余姚西上慈余高速公路,二十几分钟就能到市第四人民医院复诊。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泗门镇全力抢抓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历史机遇,推动小城市建设再提速、品质再提高、品位再提升,实现了由镇到城的华丽蝶变。
目前北部新城初具规模,商会大厦、全民健身中心等城市地标相继建成投用,夜间灯光艺术、外墙景观项目顺利完工。五年来,全镇累计实施城乡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项目78个,慈余高速泗门互通投入使用,泗门公交开通前湾新区专线,北部新城的综合功能不断得到提升。
长三角精品小城市呼之欲出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来栖。每天晚上,家在附近的张杰总要来到泗门镇全民健身中心锻炼身体。“家门口就有‘高大上’的健身中心,幸福感爆表!”说话间,张杰的脸上写满了喜悦。“全民健身中心自对外开放以来,平时每天吸引五六千人次、节假日高峰时每天吸引1.5万余人次。”泗门城市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马宝军欣喜地介绍,中心拥有良好的设施和齐全的功能,吸引了浙江省大学生篮球联赛、宁波市“乒协杯”乒乓球赛等省内高端体育赛事“落户”,进一步提高和扩大了泗门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经过初步测算,2021年,全镇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亿元(按新口径统计),是2016年的1.5倍,年均名义增速8.4%;财政总收入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亿元,分别是2016年的1.59倍和1.68倍,年均增长9.7%和10.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9万元。五年来,该镇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5.9亿元(不含房地产),成功蝉联全国文明镇“六连冠”、国家卫生镇“五连冠”,荣获宁波市首个“全国农村幸福社区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排名从第171位跃升到第128位。
面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难得机遇,前不久召开的泗门镇第十六次党代会指出,今后五年是泗门镇发挥临湾接沪优势,抢占杭甬“双城记”重要节点,打造前湾新区西翼高水平产城融合引领区的战略窗口期、提速换挡期、蓄势突破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泗门镇已经确定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到2026年,实现全镇地区生产总值16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5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万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
“今后五年,我们泗门镇要努力争先创优进位,力争实现‘翻五番’,全力打造活力泗门、品质泗门、共富泗门、淳厚泗门、数字泗门,奋力挺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行列,高质量建设长三角精品小城市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镇,真正做到‘全市挑大梁,全省求超越,全国找坐标’。”泗门镇党委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表示。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陈福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