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能时代的竞争焦点是什么?
思想界
正能量!学用新思想,奋斗新时代!
2021-12-13 17:07
关注

苏联比美国更早提出了“红色互联网”概念,日本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了第五代计算机计划,欧盟甚至也打造了自己的(计算机)“蓝脑”计划,但为什么只有美国和中国抓住了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历史机遇。量子时代的来临,并不是简单的物理世界的革命,更多的是对人文社会科学的挑战,尤其体现在思维认知模式、政治组织形式乃至社会治理变革上。2021年12月4至5日,首届“面向奇点的政治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研讨会重点探讨人工智能大数据时代的哲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变迁,并努力寻找并建构适应新智能时代的价值理念与治理框架。

量子力学视野下的“奇点”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在研讨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现代量子力学认为,宇宙起源于虚无中的量子涨落,起源于真空中爆发的奇点。奇点是一个体积小,曲率无限高,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的存在。它是一切的真正的原始起点,并包含着无限未来。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宏图,提醒人类必须严肃面对并加以深刻思考我们的未来。在过去的几百年,我们中国人一直被动地跟随、追随世界。而如今我们第一次站到了人类科学技术和思想的前沿。很可能在量子时代占领潮头,掌握自己的命运。如果说过去的一百年量子学说已经颠覆了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将来一百年量子思维将可能颠覆人文社会科学和艺术。大学必须时刻审视当下的工作,为无限未来做足准备。思维是人类的翅膀,人类通过学术创新,完成思维颠覆和突破,带来的是生产力的释放和文明的孕育而生,跨越奇点困境、超越人工智能,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人工智能的主宰。

输给“知识老化”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余南平教授认为,技术进步必然以观察世界方法为基础,同时带动观察方法本身的改变。比如图论的出现,就使我们观察世界的方法,迎来了本质性、颠覆性的改变。过去用数来推导,现在可以用图来解释,这就是一个很重大的变化,也很好地启发我们,人类社会将怎样前进?三年前,特朗普向中国发动贸易战,当时我们国内很多人非常悲观,担心顶不住。特朗普的经济高参是纳瓦罗,当时他70多岁了,知识结构已经严重老化,还是冷战思维,满脑子都是关税。实践证明,关税战结果差强人意,这个新的世界发生了新的变化,经济学已经严重老化,不能引入新的知识图谱,意味着对世界的认知严重落后。从技术角度而言,更发人深省的是为什么是美国而不是苏联,执第三次技术革命之牛耳?苏联曾经有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叫洛帕什尼科夫,先于美国人提出一个“红色互联网”概念,要把全苏联5000台计算机连成网络,但是最后没有成功。我们要反思这个历史,思考知识更新背后的社会与政治运行的机制问题。

发展人工智能的“快”与“慢”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英瑾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于业界精英与经济界政治界精英而言,认知迥然不同。业界认为人工智能尚处襁褓,而经济界普遍认为人工智具有巨大的经济与战略价值。资本为什么 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与今天的社会精英更多通过娱乐方式而非科学方式认知人工智能,有一定关系。今天的人工智能仍然在深度学习与重复学习中游走,但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日本的第五代计算机计划失败,同时期美国与日本竞争的计算机计划也同样遭遇失败,欧盟类似的“蓝脑”计划如今更是举步维艰。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与政治、社会哲学有关。人工智能真正出路在哪里呢?首先,要树立长期研发的科研思路,给人工智能一点时间。其次,应适当拉开商业机构与人工智能的间距。第三,全球不必对人工智能有过高的期望,压力太大可能会逼着科学家们撒谎。

智能化时代的竞争焦点是什么?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高奇琦教授认为,技术与政治的关系在近代史上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比如蒸汽革命与英国议会制的流行,电气革命带来了全世界学习德国制度型政党的热潮。信息化革命中第一波的计算机革命,苏联曾以三进制领先世界,但因为缺少商用化而失败。本轮智能化革命,竞争的焦点是政治制度的竞争,最终看哪种制度更具有包容性,最主要表现在三大特征上:秩序、赋权与创新。新智能革命将聚焦民众意愿的聚合和表达,社会矛盾的弥合与解决,智能技术与政府治理方式的转型等,这背后当然涉及基础理论,尤其是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量子时代认知的本质是什么?

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吴冠军教授认为,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贡献,就在于发现了物质的力量,找到了资本主义自身否定的力量。福山讲历史的终结,却将否定的力量也终结了。齐泽克则强调否定,否定的否定不是否定具体内容,而是改变认识世界的框架,调整不断观察世界的视角。量子思维的本质,不再是用宏观的牛顿范式,甚至不是爱因斯坦的方式,而是转换认知框架方式,调整认知视角模式。从现在开始,我们不能再用绝对的方式来区分创造与更新、开始与回归、连续性与撕裂性、这里与那里、过去与未来。我们必须调整大脑认识阐释的框架,让自己看问题的方式不断得以更新。宇宙是不断地重新发展再生的过程,认知亦如此!

本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奇点政治研究院、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智慧研究院等联合主办。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