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刻天封塔、毛线织成宁波港……宁波这群大学生用创意再“塑”千年甬城
宁波晚报
宁波晚报官方人民号
2021-12-30 12:33
关注

竹签垒起的鼓楼、木板刻出的天封塔、棉花做成的四明山云海,还有毛线织成的宁波港……走进宁波财经学院艺术大楼的展厅,宁波各大地标在大学生的巧思和巧手下“复刻”再现,他们用立体剪纸、LED灯光、蜡烛等材料让地标建筑“活”了起来,“文艺范”十足。

宁财院学子们从河姆渡干阑式建筑到永丰城庞大遗址,再到巍巍耸立的东部新城,50件大胆创新、形式多样、精心打造的作品将千年甬城以不同姿态微缩在几十平米的展厅之中。

据了解,此次城市建筑创意作品线上展是宁财院环境设计专业《建筑与景观设计》课程的期末大作业。

“为了纪念宁波建城1200周年,我们特地安排了一个‘献礼宁波-城市建筑创意展’,要求学生利用课程所学,结合宁波传统文化对建筑进行创意再设计。”该课程负责教师张宁副教授介绍,同学们拿到任务后以小组为单位投入创作,通过前期调研、材料收集、方案制定、设计讨论等一套流程,共同完成期末作业。

“我以三江口的河流地形图为背景,用玻璃珠代表河流的‘水因子’,表达了宁波从古至今乃至到未来的向上蓬勃的生命力。”环境设计专业20级1班的张韵同学一边小心翼翼地摆着模型,一边介绍着她的创作思路。

“我们通过剪纸的形式,用层次交错来代表时光变迁,既体现了宁波1200年建城的悠久历史,也以简约方式表现出了宁波独特的城市符号。”20环艺3班施仁民说,这是他们小组经过头脑风暴后得到的好点子。“从调研参观宁波城市展览馆开始,宁波城市的变迁和深厚的甬城文化深深震撼了我。”20环艺1班葛从坚说,虽然制作模型相较其它课程作业来说繁琐复杂些,但整个过程让他收获颇丰,“这项大作业不仅开阔了视野,让我积累了许多文化素材,还让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团队合作。看着我们的方案一步步从纸上‘跃’入了现实,别提多高兴了!”

“这种形式的课程教育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又能对学生进行较好的思政教育,通过对宁波各时期建筑的创新设计,加深对宁波传统建筑特色的了解,这对他们感受宁波精神、浙江精神,发现自我价值、理解青年使命都有积极作用。”张宁说。

据了解,这两年,宁波财经学院持续推进艺术课程改革,依托创新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等平台,紧扣时代命题、链接社会需求、创新课程思政、融入双创思维,将翻转课堂、实践课堂在各专业中铺展开来,打造出了多部省级精品课程。

记者:王冬晓 通讯员:徐凯阳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