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峰:把异地就医结算服务做细做实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社
2022-01-14 10:58
关注

中日友好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医院的诸多优势学科,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据统计,在中日友好医院每年的出院医保患者中,异地医保患者超过1/3。中日友好医院是北京市异地就医患者最多的医院之一,同时也是开展医保异地就医结算相 关 试 点 工 作 最 早 的 医 院 之 一 。2018年,中日友好医院因跨省异地就医住院直接结算工作成绩显著,获得北京市人社局和财政局表彰。

优化流程和管理 让异地医保患者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面对大量的异地就医患者,中日友好医院设置相关岗位并不断优化服务流程,让每一位异地医保患者充分享受政策带来的实惠。

改革快速推进,医务人员要先于患者熟悉政策。我们通过分析和梳理最新的异地就医结算政策文件,第一时间对医务人员开展政策宣传。面向患者,我们在候诊大厅专门设置咨询台和医保服务窗口,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医保咨询服务;制作政策宣传单,列出医保结算中的常见问题,解答异地就医患者的疑惑。

为了进一步细化和落实服务,我院在每一个科室和病区设置医保专管员,及时了解本科室、病区异地医保患者的医保状态,即时解决患者的问题。我们还通过医院网站、公众号等途径,传播医保政策知识,发布异地就医转诊和备案“攻略”,满足准备来京就诊患者的需求。

尽管如此,仍然有一部分患者会由于种种原因,在入院时发生异地就医手续不全的问题。对于此类患者,医保专管员会在第一时间了解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补全转诊和备案手续。

对于已经办理住院的患者,医院创新流程设置,允许患者在出院前联系当地医保管理部门补办相关手续,而不是“照章办事”地取消患者此次住院的医保待遇。这个过程中,科室医保专管员的服务贯穿始终,在了解情况、反馈问题、沟通协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医保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一项惠民工程。自2016年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在医院上线以来,总体运行平稳,结算人次、结算资金稳步上升。但在工作中我们发现,当前在政策机制、管理措施、服务手段、信息系统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还有待各方加大力度,逐步解决。

完善机制和支撑 让异地就医结算更顺畅

整合政策,让患者“不糊涂” 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涉及不同的医保基金统筹区,政策的不衔接、不兼容问题比较突出。比如,由于一些地方医保管理部门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很多患者到外地就医时才发现手续不完备,甚至完全没有转诊和备案手续;有的患者不了解自己应该享受哪些医保待遇,或者搞不清各地医保待遇之间的差别。当前,国家已经在着手解决医保政策碎片化的问题,并已出台了医保待遇清单制度。随着制度的落实,这类问题会逐渐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从国家层面督促各地加强政策宣传,也是一个短期见效的解决方案。

建立高效沟通机制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正在大范围铺开,医院在与各地医保经办部门结算费用时,有时地方医保经办部门对治疗过程的认识和对费用的预期与实际存在差距,不认可医院的“账单”,导致医保拒付。在当前的医保管理构架下,北京的医院只能与北京市医保中心联系,再由北京市医保中心向异地医保经办部门提出异议。这种沟通方式效率很低,让医院十分“心累”。针对这样的问题,有关部门应进一步优化沟通机制,构建医院与医保经办部门直接对话和协商的通道。

不“宕机”才有好体验 虽然医院通过接入国家医保结算平台实现了异地就医医保直接结算,但由于当前连接平台的网络还不是很稳定,偶尔会出现系统报错、退费操作失败、某些正常操作无法执行等情况,非常影响患者体验。尽管医院也有反馈问题的渠道,但等待网络恢复的时间往往会比较长。为了不让患者在窗口等待,我们只能把患者的医保卡留在结算窗口。这样又会影响患者其他医保服务,造成了新的“看病烦”。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在深化改革和构建制度框架的同时,对这些影响患者体验的“小瑕疵”给予足够的重视,从网络硬件建设入手,增加投入,修正系统缺陷,加强日常维护,确保医保结算网络成熟稳定运行。

“脱卡”进程还要加快 互联网医疗是异地就医的重要组成,也是十分有潜力的发展方向,而“互联网+医保”是其重要支撑。患者可以在网上复诊,医院可以在网上开处方,再由物流企业送药上门,都非常方便。目前慢病患者通过互联网复诊,相关费用已经可以纳入医保,但在医保支付药费的环节却遇到了新问题:过去在医院和药店买药,患者可在现场刷医保卡,现在通过互联网医疗和远程送药上门,患者就无法完成刷卡支付。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电子医保卡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实体卡仍然在扮演重要角色。只有加快推进医保数字化进程,真正进入医保服务“脱卡时代”,才能打通互联网医疗最后的“堵点”。

(作者:周晓峰,系中日友好医院医保办主任,泌尿外科科室主任)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