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在大力推广实施以工代赈项目中取得显著成效,严格执行国家、省市以工代赈有关要求,大力推行“基础设施+务工组织就业+发放劳务报酬+就业技能培训”的以工代赈工作模式,积极在项目建设中利用劳务专合社组织吸纳群众就近就业,有效保障了以工代赈赈济作用充分发挥。
昭化区射箭镇龙江村2021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在推进中始终坚持“群众至上”工作理念,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布局规划道路、小型水利、土地整理等施工工艺简单的建设内容,广泛组织动员镇村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获取劳务报酬,在有效解决在家群众就近就地就业难题的同时,加快补齐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短板,助力乡村产业集聚化发展,夯实群众致富根基。
2021年,射箭镇龙江村有在家劳动力518人,该项目在规划之初即将吸纳在家劳动力就业作为出发点,因地制宜规划建设道路9公里,蓄水池10口,灌溉渠系7公里,整治山坪塘8口,土地整理600亩等内容。在建设中,按照省发改委“六步工作法”和“维护群众利益十一条”等政策要求,该工程依托昭化区首创的公益性劳务专合社组织动员镇村在家劳动力106人参与工程建设,民主公开的广泛吸纳已脱贫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等56人参与工程建设,开发材料保管员等特殊岗位吸纳3名低收入(或弱劳动力)就业,累计发放劳务报酬75万余元;组织开展砼浇筑、砖砌等各类型技能培训120人220人次,夯实群众再就业根基。
据了解,射箭镇龙江村自2021年创办广元市昭化区龙康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来,在村内发展蔬菜种植产业300亩,与满天红公司、吉香居公司签订回收协议,年实现收入20万元。但受限于土地不平整、产业道路、灌溉渠系等配套设施薄弱因素影响,该村蔬菜产业迟迟未能形成规模,村集体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受较大制约。随着以工代赈示范工程实施,该村将传统产业串成一片,扩大了种植经营范围,完善的道路、渠系等配套设施体系将极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同时可稳固群众产业培育信心,带动全村群众参与到粮食、蔬菜等农作物生产中,实现了建设一片、见效一片、带动一片、全民共享的效果。通过该工程实施,2022年该村将发展大豆复合种植产业600亩、蔬菜种植300亩,实现收入30万元。同时,该工程作为产业性基础设施项目,预计将通过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模式持续向群众年分红5万元,人均年可分红31.3元。
凝聚民心,深化基层治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是以工代赈项目的重要“附加值”。昭化区射箭镇2021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采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建设,在村党支部主导下,由村民代表选举懂技术、能做事、肯负责的“项目理事会”项目施工,由项目理事长统筹工程建设。理事会下设质量监督组、物资采购组、理财组等小组,由村民民主推选老党员、老干部等担任组长或成员,建构起村民分块负责、整合实施的推动模式,群众可直接参与项目建设、采购、验收、记录等工作,实现项目区群众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参与,培育一批“政策明白人”“项目知情人”。同时通过建立项目协调会议制度,也进一步锤炼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提升了村内群众凝聚力、向心力,有效增进了干群关系,进一步固化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联系群众、增进民生福祉”组织功能,使基层党组织细胞活动得到进一步释放。
袁洋 魏槐先 记者 魏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