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仙游县幼小衔接校园开放日活动
仙游今报
《仙游今报》由湄洲日报社、中共仙游县委主管,湄洲日报社主办。仙游今报人民号立足仙游本土气息,紧贴新时代美丽仙游的实践,立足侨乡地域和人文特色,面向海内外受众,彰显独特DNA,加强对外传播,突出地域文化,突显乡情乡谊,彰显仙游外宣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2022-05-27 19:08
关注

从幼儿园到小学,

不是翻山越岭,

不是跳跃大沟深壑,

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

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

—— 虞永平

5月25日,仙游县组织“幼小衔接·快乐成长”校园专项开放日活动,邀请部分小学、幼儿园的教师们一同参与。仙游县幼小衔接工作通过园校联动、教研联动、家校联动,帮助幼儿迈着更自信从容的步伐进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小学,我们来啦!”

“小学,我们来啦!”5月25日上午,仙游县城东幼儿园大班的萌娃走进城东中心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开启小学初体验之旅行。

语文课上共读《孙悟空打妖怪》,课堂以“趣”引路,通过拍手读、表演读的形式,让孩子在活泼、生动的阅读中,感受语文“悦读”。

数学课上《找规律》,同学们通过聆听音乐节拍、观察图形、动手做以及找生活中的规律等,在观察、实验、猜测、推理中,学会用规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的美。

当天下午,城东幼儿园的开放日活动中,通过亲子游戏《好玩的桌子》和建构游戏《我喜欢的小学》,引导幼儿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成长的期待和美好向往。

课后,城东中心小学副校长张庆宣、城东幼儿园园长杨丽霜分别作经验交流。随后,在仙游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员的带动下,教师们还就科学双向衔接进行互动研讨。

科学衔接 双向奔赴

今年第11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的主题是: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仙游县实验小学等6所莆田市幼小衔接试点校(园)都开展了相关活动,助推科学幼小衔接的“双向奔赴”。

仙游县鲤中实验幼儿园邀请实验小学教师一起座谈教研,探索幼小衔接工作的思路和具体实施的途径和方法,将入学准备工作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渗透在儿童的各类活动之中,形成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为推动仙游县城东幼儿园和城东中心小学幼小衔接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一年来,“园”“校”举行案例研讨、公开教学、专题研讨6场次。城东幼儿园还开设“模拟教室”,邀请城东中心小学一年级教师到城东幼儿园蹲班学习、上课、研讨,开展跨校联合教研的有效途径和实施策略。

“园”“校”之间围绕共同的教育目标,建立互相学习和互相支持双向互动的衔接机制,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科研制度,组建幼小联合教研和互访制度学习共同体。

播种“习惯” 收获成长

5月24日上午,仙游县木兰幼儿园邀请城西中心小学教师杜丽红入园开展“科学铺坦途,用心护成长”幼小衔接家长讲座,剖析“幼小衔接”的有关问题,邀请家长线上、线下同步收看。

在城东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中,该园从身心健康、生活、亲子关系等各个方面为家长消除焦虑。家长王国明告诉记者,自己也很关注幼小衔接话题,并且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孩子的时间观念,按照一年级的作息规律安排孩子的学习生活。

“不赞成拔苗助长,不支持幼儿园小学化。”城东幼儿园园长杨丽霜告诉记者,幼儿在园三年的所有成长与进步为入小学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幼儿园不是只关注幼儿的读、写等学业技能,而是同时关注“学业和社会性”两个方面。

对于家长的焦虑,张庆宣表示,家长要做的不仅仅是帮助孩子多学拼音,更要协助学校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孩子实现心理过渡;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帮助孩子实现习惯过渡,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实现能力过渡。

花开有时,衔接有度。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阶段中第一个重要的衔接环节,仙游县通过构建家园校三位一体的幼小衔接模式,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实现小学与幼儿园的有效对接。

作者:仙游今报记者 彭丽程 文/图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