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 ——第33个国际减灾日主场活动成功举办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共襄防灾减灾 守护美好生活!
2022-10-14 11:08
关注

10月13日,在第33个国际减灾日来临之际,“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组委会办公室成功举办“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国际减灾日主场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承办,北京市地震局协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局、安徽省地震局、四川省地震局和甘肃省地震局联合支持。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科普处处长姚妍,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组委办副主任张国远线上出席活动并致辞。

今年国际减灾日主题为“早预警、早行动”,活动围绕减少灾害风险,构建平安校园的主题,以专家对话学校,童声唱诵防灾减灾,千场科普核心讲座等多种形式共同诠释一个主题。

本次活动邀请到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高孟潭研究员和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马强研究员做客主会场直播间,现场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与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安徽省太和县解放路小学、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新华门小学第一分校、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市新城实验小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玉兰路小学的师生进行互动,围绕“早预警、早行动”的主题,针对地震预警和应急避险相关问题开展互动访谈。

“童声唱诵防灾减灾”主题班会专项活动启动仪式在广东分会场举行。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张国远副秘书长介绍专项活动实施计划,罗羽兮小歌手演唱活动主题曲——“山水相连”,活动还展播了防震减灾主题原创示范歌曲。

北京主会场还开展了“2022年防灾减灾千场科普讲座公益活动核心讲座”。邀请到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国际合作部孙燕娜副研究员作《灾害早期预警和早期响应国际经验分享:从技术到框架,从框架到行动》专题报告。

本次活动通过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微博、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平台等同步播出。截至直播活动结束时(17时),累计吸引了超过350余万人次线上收看,有超过450万网友通过人民日报等客户端浏览了活动信息。众多学校积极组织师生集体收看。此次活动增强了公众尤其是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提高了应急避险知识和技能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