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洪湖:“微实事”撬动大民生,“小工程”提升幸福感
荆州日报
荆州主流权威媒体,现已建成融合传播矩阵
2022-10-18 15:46
关注

8月17日,湖北洪湖市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直至10月6日终止响应,历时51天之久。

旱情连着民情,抗旱就是保民生。

在旱情发展初期,洪湖市应急管理局立足主责主业,主动出击,深入群众一线,了解村组基层抗旱“微心愿、微诉求”,围绕“蓄水、调水、保水、供水、用水”目标,以“早建成、早受益、早见效”为导向,通过实施抗旱应急小工程,维护社会安宁大民生。

修建抗旱通道,打通“连心路”

抗旱通道作为抗旱物资调运的重要一环,关乎到市级储备的抽水泵、输水管等抗旱物资能否第一时间赶赴受灾地区。

今年,洪湖市万全镇万电村由于受旱情影响,村部旁河渠水位逐渐下降,当地抽水机站难以抽水灌溉农田,只能向上级请求调运抗旱器材抗旱,但村部旁主干道却泥泞不堪,加之通道狭窄,运输抗旱器材车辆难以通行,当地村民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旱情也只能干着急。

洪湖市应急管理局帮助万电村修建水泥路

为了解决“有劲使不出”的窘境,洪湖市应急管理局了解到需求后,立即投资11万元,帮助该村修建了一条长262米、宽2.5米水泥路,及时将抗旱器材运输至指定地点,解决了当地村民的燃眉之急。这条“连心路”也为当地群众日常出行、农作物运输提供了便利条件。

维护水文站点,擦亮“警示灯”

进入新时代,科技成果运用已成为防汛抗旱工作不可或缺的支撑力量,精准监测、科学预测,极大弥补了人工经验在当前复杂多变防灾形势中的不足。

当前,洪湖市共有水文监测站点37处、雨量监测站点25处,但大部分由于年久失修,失去了原有功能,洪湖市防办难以精准依托河湖水位变化情况发布调度指令。

维护水文站点设施

面对现状,该局提前谋划、及早部署,在年初投资5万元,及时与荆州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签订技术服务合同,聘请其全年对水文站点及雨情站点等设施进行及时维护,并提供水雨情技术服务。今年正是依托高效的科技支撑以及高效的指挥调度,才得以扭转洪湖市抗旱的被动局面,极大地保障群众生活用水和农业生产用水。

整治垮坡河岸,筑牢“安全堤”

洪湖市地处四湖流域中下区,境内河湖纵横、水网密布,河渠既是防汛泄洪流道,也是保障农业灌溉水源。

由于河渠常年受防洪排水、抗旱蓄水的影响,水位反复涨退,水流对河岸冲刷频繁,直接导致了今年龙口镇天胜河的垮坡险情。洪湖市应急管理局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立即与龙口镇政府对接,投入5万元应急整险资金进行垮坡整治,通过对河岸打入474根杉木桩、回填土方220方,加固垮坡河岸,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获得当地群众高度赞扬。

同时,该局还对螺山镇铁牛村、峰口镇绣花村等沟渠进行了疏挖整治,持续把牢“小工程”这一切入口,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群众真正受益得实惠。

作者:佘海艳 王一琼 陈超 来源:荆彩新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