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临安:“解锁”吴越文化如何“圈粉”的奥秘
起航号
浙江权威党政新媒体聚合平台,集聚全省党政机关、公共机构权威发布
2024-01-30 12:46
关注

回眸2023年,杭州市临安区吴越国王陵功臣山区块精彩亮相,临安区“清明祭钱王”列入省级非遗名录,第二届吴越文化节影响力推向全国乃至海外,临安区“天目乡创·文化赋美乡村计划”入选浙江省文化创新实践案例,临安区吴越文化传承工程入选杭州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创新奖,临安区吴越文化“点亮”计划获评杭州市共同富裕第二批最佳实践案例……为高水平建设“吴越名城·幸福临安”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2024年已经到来,杭州市临安区开启“吴越文化展示年”。

新年新气象,展现新作为。杭州市临安区将继续坚持以文化人、以文兴业、以文润城,推动吴越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面展现城市内涵气质,争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区县样板,着力将杭州市临安区打造成“吴越风骨”的文化高地。

具体怎么做?杭州市临安区将围绕“吴越文化展示年”目标要求,着力做好做精保护展示、研究阐释、活化利用、浸润融入、全域联动五篇文章。

“预计今年,吴越文化博物馆将会对外开放。”“吴越文化展示年”开年的好消息来自临安博物馆馆长鲍伟华,吴越文化博物馆位于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北侧,面积约6220平方米,是目前临安博物馆主体展馆展陈面积的近2倍。吴越文化博物馆是我区“做精保护展示”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此外,杭州市临安区还将通过迭代升级“天目文保”数智应用平台、创建吴越国王陵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启动历史商业街区主楼建设、加快打造吴越文化地标等一系列举措做精吴越文化的保护与展示工作,全力向吴越文化高地目标迈进。

京剧《纳土归宋》亮相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重大历史题材电视剧《太平年》2024年将开拍,一次次吴越文化与流行文化的完美融合,多维度、多角度展示了吴越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杭州市临安区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负责人认为,“吴越文化展示年”要“做深研究阐释”,以“深入研究”实现“深度出圈”。据了解,目前,杭州市临安区已编撰出版《吴越历史文化丛书》作品2部、完成书稿3部。接下来,临安区除了继续从文献集成、基础研究、通识读物、应用研究等四个方面持续实施《吴越文化研究三年计划(2023-2025)》,编撰《吴越历史文化丛书》,还将通过“吴越文化研究青年学者扶持计划”“耕织文化研究中心”等载体,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纳入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推出系列学术上立得住、岁月上传得久的研究成果。

推动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才能更好赋能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在第二届吴越文化节上,以“古今对话”串联的历史轴线、沉浸式的舞台表演和创意视觉,不仅活化了千年吴越的历史场景,还多维度勾勒出古城临安的文化魅力。在“吴越文化展示年”,杭州市临安区将“做优活化利用”,以“文化创意”助力“文化传承”,积极打造富有吴越韵味的文创产品,加快布局“国风国潮”新兴业态,深入挖掘吴越文化内涵和元素。此外,还要让《钱氏家训》以更加丰富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让吴越文化融入生活、活在当下。

“幸福临安 暖城十事”引发共情,杭州市临安区的章叔岩等8人次入选“浙江好人”“杭州好人”,“爱心冰箱”行动让全国网友以“小善”传递“大爱”,让临安人深刻体会到,原来这就是“幸福味道”……暖城标识在临安这座城已蔚然成风,因为一个人的善行能带动一群人再带动一座城。杭州市临安区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吴越文化展示年”还要“做活浸润融入”,展示吴越文化的“根”与“魂”。为推动“吴越文化展示年”走深走实,我区将继续推进“吴越明礼”文明新实践,深化开展道德模范等“最美”人物选树机制,全域推广家庭“德善指数”评议,持续擦亮“暖城临安”城市标识。此外,还将加快建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完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设施布局,持续强化农村文化礼堂、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利用。

不久前,在2024杭州临安浙西民俗文化节暨“唐昌年味”共富年货节上,“浙西民俗”浓浓的年味让人大呼“过瘾”。中共杭州市临安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吴越文化展示工作要“全域联动”才能带动“全民参与”,从而实现“多点开花”“全面开花”。“吴越文化展示年”开年之际,临安区将以“全域联动”带动“全民参与”,着力办好吴越文化节、耕织文化周、浙西民俗文化节等,形成系列吴越文化IP体系,推进东部以“吴越文化”为核心,中部以“天目山文化”为重心,西部以“浙西民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布局,构建“一镇一品、全域吴越”的文化繁荣兴盛新局面,让吴越文化给群众带来更多感受、更多享受。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