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商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也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态、社会生态的侧面反映。2023年,番禺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聚焦群众反映强烈、困扰市场主体、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坚决惩治损害营商环境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推动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持续优化,为广大群众、投资者、企业家、商户营造办事顺心、舒心、暖心的营商环境,为番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能”。
以小切口开展专项治理,在规范政商交往上持续发力
“以前街道消防队过来安全检查时,给个红包、请顿小酒才会顺利通过,否则就要反复整改。”沙头街纪工委走访一家小微企业时,企业负责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引起了工作人员的注意,街道纪工委结合区纪委监委部署的涉中小微企业“吃拿卡要”问题专项整治工作迅速调查。经查,沙头街专职消防队4名公职人员在消防安全检查期间以“协助整改”为由违规接受企业宴请、娱乐活动和赠送的红包,4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违纪款项被收缴。
政务服务、行政审批、监管执法……这些与企业经营息息相关的领域是区纪委监委监督的重中之重。对落实营商环境政策不作为、推诿扯皮,漠视企业利益以及向管理服务对象索要好处和接受宴请等问题,区纪委监委精准发力,启动“室组地”联动开展专项监督,组织镇(街)纪(工)委开展“大走访大排查”行动,发现“吃拿卡要”问题线索50条并严肃查处。建立健全“12345”政务服务热线异常工单移送和处置机制,排查涉营商环境投诉工单388件,重点核查野蛮执法、推诿扯皮、变相索要好处等工单,及时将群众诉求“弱信号”转为监督“强信息”。
一些重点领域的公职人员之所以能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除了本身具有专业能力,还因为其“职务价值”能在离职后带到市场“发挥余热”。为全力防范“期权式腐败”、政商“旋转门”等问题,区纪委监委开展“逃逸式”辞职整治,细化排查范围,组织全区79个单位全面摸排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从事采购招标、后勤管理、财务、审计等重点业务领域、关键岗位人员的离职辞职情况,做实数据比对分析,坚决防止“辞职即脱管”等问题产生。
“没想到这钱还能返还给我们!”一名工人收到稳岗返还资金笑逐颜开。区纪委监委第二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时发现我区一家劳务派遣企业存在截留滞留稳岗返还资金有关问题,迅速督促整改,涉及款项458.67万已全部完成整改,并推动区人社局对我区68家劳务派遣企业开展全量精准排查,确保相关企业规范使用资金。
以多手段强化协同监督,在监督与服务上持续发力
“请问工商营业执照怎样办理?一般多久能办下来?”“我的企业符合减费降税政策吗?要提供哪些资料?”区纪委监委第七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来到番禺区政务服务中心开展“体验式”监督,从群众角度发现问题。
既要做好监督员,也要当好践行者。区纪委监委派驻(出)机构和村(社区)纪检监察联络站不定期前往区、镇街政务服务中心和企业开展明察暗访、调研座谈,及时发现困扰企业的融资难、惠企政策兑现不到位等问题,督促有关部门加快整改落实。市桥街纪工委安排纪检监察联络站站长按照每周不少于1次的频次进村入户开展走访,累计走访商户107家、群众437人,收集问题线索9条、意见建议18条。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实现政企之间的良性互动,让市场主体的合理诉求、“中梗阻”问题能得到妥善解决,打造“近悦远来”的营商环境。区纪委监委建立与全区“四上企业”直接联系制度,讲清政商交往之道,教育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携手共筑“双边防线”。公开发出《番禺区纪委监委致全区“四上企业”的一封信》,鼓励企业提供职能部门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公布了五大投诉方式,搭建问题反映“直通车”。区纪委监委对涉企问题线索优先研判、分办和查核,对重点问题线索实行委领导班子成员包案,每月督导推进。
除此之外,区纪委监委还聘请了来自海大集团、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广州虎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5名各界代表成立特约监察员队伍,监督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情况,让社会力量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宣传员”“监督员”。
以激励与约束并举,在“亲”“清”政商关系构建上持续发力
“四起损害营商环境典型问题,暴露出我区部分党员干部纪律作风不正、政商关系不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区纪委监委在全区进行点名道姓通报曝光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件,释放以精准监督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强烈信号。
惩处只是手段,防治才是目的。针对案件暴露的问题,区纪委监委向发案单位下发监察建议书,要求持续强化队伍监管,坚持举一反三,扎紧制度的笼子。“你们既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要研究如何解决问题,敢于担当作为,宽严相济,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区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约谈涉企服务单位“一把手”7人,对16名镇街新任职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任开展集体廉政谈话,将落实“三新一高”、优化营商环境等情况纳入谈话内容。
防止“亲不逾矩、清不远疏”的政商关系在实践中演变成“亲而失度、清而无为”,关键在于树立鲜明导向,明确划出纪法红线,全面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番禺区委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健全容错纠错机制 激励党员干部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招商引资、政务服务等11类容错情形,创新建立容错事前备案机制,有效激励干部在服务企业中放开手脚担当作为。《实施意见》印发以来,区纪委监委对行政审批、招商引资等方面的13个事项予以容错备案,推动重点项目引进、落地。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区纪委监委将继续立足监督专责,一体推进查、改、治,进一步创新监督方式,加大监督检查、通报曝光、追责问责、撑腰鼓劲力度,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来源:廉洁番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