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孙超 焦河洋 实习生 张祎 文/图
“刘全,一阵阵泪如雨,珠泪滚滚滴湿衣……”农家小院土墙前,身着花棉袄的范素英拿着话筒,在儿子齐选杰的伴奏下,唱着河南曲剧《刘全哭妻》片段……
这是齐选杰在短视频平台发布的第一条唱戏视频,自这条视频起,短短三年时间,他的自媒体账号“麦田乡韾”(即此前的“麦田乡音”)已累计收获500余万粉丝,从昔日的乡间草台到如今的互联网平台,这个靠着河南曲剧爆火“出圈”的农村青年已成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曲剧。
在外漂泊近二十年后,再次站在这片土地上,人到中年的齐选杰依然有种不真切的感觉:这是他曾不顾一切想逃离的家乡,这里有他梦里时常出现的麦田,那颗儿时父母种在心里的“种子”,最终还是在故乡这片麦田里生了根发了芽。
唱戏没出路,吃不饱饭
时间往前推20年,齐选杰几乎没有再唱过曲剧,也没有碰过与戏曲相关的乐器,甚至在人生的岔路口,曾一度放弃,原因很简单:唱戏吃不饱饭,没出路!
齐选杰在直播间伴奏。
齐选杰1980年出生于民间戏曲之家,父亲齐学文和母亲范素英都是曲剧团演员,那时剧团总在田间地头搭台唱戏,齐选杰就出生在戏台之后,麦田之间。
腊月里麦苗正旺,齐选杰也像麦苗一样疯长,3岁开口唱戏,6岁扮装上台,大家都说他是唱戏的好苗子,那几年齐选杰兄弟姊妹五个,跟随父母游走乡里,以卖唱为生。
后来,民间剧团开始走下坡路,父母决定辞掉剧团的工作回家谋生。“母亲用仅剩的一点积蓄买了个红色塑料桶,然后我们一家七口乞讨回家。”
当时他们住过打麦场、西瓜地、公路房,睡觉时身下铺的是麦秆和稻草。走一路,要一路饭,走了几个月才回到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齐村。
“那时我就知道唱戏没啥出息,所以一定要走一条跟父母不一样的路!”齐选杰说。
小学毕业后,齐选杰拒绝了母亲让他继续学戏的建议,果断选择学习流行音乐。1998年齐选杰在南阳艺术学校学习声乐,毕业后外出闯荡。
演员们正在为晚上的直播节目走场。
此后二十余载,他跟随过民间歌舞团走南闯北演出,当过歌手,几年前,他在福建落脚成立了自己的传媒公司,承接一些晚会和演艺项目,还拍过几部网络微电影。
在外人看来,齐选杰也算小有成就,但他却开心不起来。无数个睡不着的夜晚,齐选杰总躺在床上拷问自己:这真的是我想做的事情吗?小时候在麦田里翻跟头、放声唱戏的情景时常在脑海里浮现。
或许,他想回家了。
齐选杰人生的两个重要冬天
齐选杰人生里有两个重要的冬天,第一个冬天,他出生了,第二个冬天,他回故乡了。
2019年10月,父亲齐学文的腿意外骨折,齐选杰坚定了回家发展的念头。“父母年纪都大了,身边没人不行。”
然而,刚回到河南郏县老家,齐选杰就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创业计划。
演出时留下的底稿。
“要不咱们试试做自媒体吧,咱一家人都会唱戏,就拍咱们唱戏给大家看。”正当齐选杰困惑时,妹妹王淑娜提出了建议。
“一听到他们说唱戏,我就头疼,之前苦头还没吃够?现在农村唱个戏都没几个人看,把戏曲放在网上能有多少人看?”齐选杰并不看好妹妹的提议,但是看到父母提起唱戏时的兴奋劲儿,最终选择了妥协。
2020年3月1日,齐选杰再次拿起曲胡,那熟悉又曲折蜿蜒的音调便扬扬飘出,他与父母很快创作出了第一条短视频作品。
“第二天,打开账号我都蒙了,乖乖!播放量好几百万,数不清的点赞和留言,视频火了!”齐选杰说,接下来的一个月,凭借频繁的作品输出量,账号迅速涨粉28万。
视频火了之后,齐选杰和家人并没有一直待在唱传统戏曲片段的舒适区。他认为,戏曲观众老龄化与节目内容有关,所以他和父母尝试把现代生活、年轻人感兴趣的元素融入戏曲中,创作了《孝道》《麦苗青青》《麦浪的婚事》《蜕变》等10多部更贴近当下生活的原创作品。
演员们正在为晚上的直播做最后的准备。
“曲剧作为河南的第二大剧种,乡土气息浓厚,我们生活在农村,创作灵感源自老百姓身边的寒来暑往、喜怒哀乐,熟悉的老腔老调唱起身边的事,让人听了更能产生共鸣,很多观众说喜欢我们接地气的表演,其实我们不止接地气,还要守住老祖宗留下的传统文化。”齐选杰说。
“声生不息”,会一直做下去
“大娘,我来啦!”1月27日下午,在齐选杰的农家小院,身着白色羽绒服的年轻女孩风似的跑到范素英跟前,抱着她不撒手,范素英轻轻拍着女孩的后背,笑着对顶端新闻记者说:“这是我们的小粉丝,第二次从商丘来看我们。”
齐选杰告诉顶端新闻记者,他们将现代生活元素融入戏曲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注“麦田乡韾”,甚至还有一部分年轻人想要找他学戏,这让他组建一个年轻剧团的想法越来越强烈。
演员们正在换装。
在自媒体账号有收益后,齐选杰并没有乐享现状,毅然选择了组建剧团壮大“麦田乡韾”的队伍,一些有意向到郏县齐村学戏的年轻人,他非但不收学费,还管吃管住并给予一定的现金补贴。
“戏曲的未来还是在年轻人身上,所以我们一直努力想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曲剧,为曲剧汲取更多的年轻力量。” 齐选杰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够关注曲剧,爱上河南的传统文化。
在齐选杰剧团里,有90岁的老人,也有19岁的年轻人,这群老老少少在二十多平方米的直播间吹拉弹唱,通过互联网让500多万热爱戏曲的人重逢。
“麦田乡韾”直播间画面。
截至2024年2月4日“麦田乡韾”已累计发布647条作品,获赞618.6万,粉丝量达515.4万人,直播间场场大戏都能收获200多万的点赞,在线观众最多时高达5万余人。
晚上六点半,直播间飘出婉转的戏腔,顶端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开播不到一小时,在线观看人数就已经达到1万多人。90岁高寿的齐学文安静地坐在直播间的角落里闭着双眼听戏,放在胸前的双手跟着曲调轻轻地打着拍子,满脸享受。
儿时,父母在齐选杰心里种下的这颗“种子”虽然已丰年稔岁,但是他坚信,路不止此,让他这颗种子结出的果实成为一颗颗传递“河南传统文化”的良种,才是人生最大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