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照市东港区被确定为全域改革试点以来,东港区作为全市镇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的“急先锋”,为理顺区、镇街职责关系,进一步激发镇街经济社会发展活力,锚定加强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这一目标,全面推动区镇治理体系重整、权责重构、资源重配。优化机构设置,重塑机构职能体系。打破原有“七办五中心”框架设置,在12个(经济发达镇14个)机构限额内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实行“一镇一策”,机构设置实行“必设+选设”,建立“1+3+2+N”模式。立足工作实际,强化公共服务基本职能。三庄、石臼设置“科教文体服务中心”,涛雒设置“文旅教体服务中心”,将科技职责整合到“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涛雒镇、三庄镇侧重农业,均设立“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石臼街道侧重社区治理,设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和“城市建设管理服务中心”。涛雒单独设置“社会事务办公室、海洋发展服务中心”。三庄镇在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挂数商三庄乡创中心牌子,助推农村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理顺权责关系,构建协同共治机制。针对在职责衔接上存在的区镇断层、条块分割等体制机制短板,东港区从职责理顺入手,逐步构建起职责清晰、衔接高效的区镇两级职责一体化运行模式。理顺权责关系。制定镇街道“三定”规定,依托188项镇街道职责任务目录,首次以清单方式公布涉及全区54个部门的区镇职责对应关系,明确镇街道承办机构及工作责任、区级对口部门单位及职责分工,确保区直部门工作在镇街道有岗位承接,镇街道工作能准确找到业务指导部门。成立职责下沉镇街道准入管理联席会议,健全完善职责下沉准入机制,避免区级职能部门随意向镇街道转嫁工作任务。
统筹人员管理,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创新提出编制岗位目录,在镇街道层面打破行政、事业身份界限,综合设置党建综合岗、综合事务岗、组织人事岗等24个岗位,同时考虑专业、工作职责、岗位职责等,将相关人员统一纳入岗位管理,实行“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确保人员力量与岗位任务均衡匹配,推动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推动资源下沉,按照“不拘形式、灵活多样”原则,通过定点派驻、分片派驻、明确执法联系人3种方式,将区级综合执法、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应急管理等10个部门,共计285名执法力量下沉到基层执法一线,将下沉人员统一纳入镇街道岗位管理,通过赋予镇街道日常管理和考核等权力,进一步调动下沉人员工作积极性,强化对下沉力量的统一指挥。
坚持数字赋能,强化镇街智治水平。鼓励有条件的镇街道建立统一的数字化综合信息指挥室,实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比如,在涛雒镇社会治理办公室设立数字化综合信息指挥室,融合农村社会事业系统、安全监管调度系统、网络化治理系统等6大系统,构建一室、六系统、一终端的“161”网格化工作体系。加强便民服务标准化建设,打造审批规范、服务标准、措施便民、运作高效的综合服务平台;规范优化政务APP和小程序建设,按照“清理一批、整合一批、迁移一批、优化一批”的要求,持续加大政务APP、小程序整合工作力度。目前已完成区委编办“职责掌上通”接入“爱山东”“山东通”,正在推进疾控中心“预防接种”、城管局“东港公厕”接入“爱山东”APP。
记者 尹宏业 通讯员 马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