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领跑职教新赛道 打开学子上升空间
青岛晚报教育
青岛晚报教育隶属《青岛晚报》教育全媒体中心。30年专注于大中小学全学段教育事业,用深度的剖析和独特的视角,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教育资讯服务。
2024-04-18 00:57
关注

职业教育是塑造大国工匠的一片沃野。培植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破土而出”,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一环。如何进一步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迭代升级需求的技能型人才?近年来,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不断领跑职教新赛道,为众多学子打开 了更广阔的上升空间,也给出了一份职业教育思考的“外事样本”。

底蕴深厚,镌刻职教发展印记

作为青岛市教育局局属公办学校,始建于1927年的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青岛第十二中学),在岛城教育发展史上已镌刻下近百年印记。97年的底蕴积淀,让它成长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学校、山东省规范化中等职业学校、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青岛市文明校园。

学校目前开设有国际货运代理、国际商务、商务韩语、商务日语、电子商务5大专业,在校学生约1700人,教职工146人。为适应职教高质量发展需求,学校致力于打造学校致力于打造学术能力扎实、教学经验丰富、师德师风高尚的教师队伍,拥有全国行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省市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14人,省青年技能名师1人,省市教学能手30人,齐鲁名校长1人,入选齐鲁名师和齐鲁名班主任培养工程项目各1人,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1个,青岛市拔尖人才1人,青岛市名师4人。

e170f307c055d0654c4860955a734a7.png

“四通”办学,打通成长“立交桥”

对于学生而言,职业教育不仅是学生获得专业技能和知识的途径,更是实现个人成长、“无缝衔接”职业、更好融入社会的关键所在。为此,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推进职普融通、中高贯通、中外畅通、校企联通的办学模式,以“四通”打通学生成长“立交桥”,培养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创新型国际贸易航运技术技能人才,办青岛国际航运贸易发展需要的学校。

据介绍,目前学校与青岛九中合作开展综合高中办学,与青岛十九中合作职普融通实验班,职普教育优势融合互通,为学生开辟夏季高考、职教高考、出国留学、职场就业四条发展路径,满足学子、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在中高贯通培养方面,学校与山东外贸职业学院合作国际货运代理、商务韩语、商务日语、电子商务专业等省级品牌专业、市级骨干专业的五年制高职贯通培养,与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国际商务专业“三二”连读高职分段培养,实现中职与高职课程一体化重构,使学生能在知识、能力、学历等方面持续向上发展。

学校拥有20余年国际合作办学经验,分别与日本、韩国、泰国、德国等国高中、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开设相关外语课程,拓展学生国际视野,选拔学生实现 “3+4”和“5+2”贯通本科留学,近几年已有200余名学生赴国外高等院校留学深造。

学校还与海丰国际、翔通、青岛跨境电商协会等外贸企业、协会密切合作,通过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等形式,实现职场新技术新要求与课堂对接,拥有优质实习就业基地200余家。学生在国家省市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供不应求。

f06217aca622b2c0b341e68a5190fba.png

深化改革,提升教学硬核实力

教学实力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以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引领,通过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才能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夯实更为坚实的基础。

一直以来,青岛外事服务职业学校秉持“人本、开放、和谐”的教育理念,秉持“点滴尽致 立人达人”的校训和“外事无小事 处处见精神”的学校精神,努力创办“行业看重、企业首选、高校满意、学生喜爱、家长放心、教工自豪”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名校。

为强化特色化专业建设,学校不断优化教学机制效能,把以生为本、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法学法、技术应用、教学评价等方面列入评价体系,统筹安排,分步推进,组织实施。仅去年就已达成标志性成果50余项,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团队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和专业服务能力水平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绩。

2023年,学校实施课堂教学提升行动,坚持“重点课题制度化、校本课题常规化”的教育科研原则,坚持“围绕重点、抓住热点、找准切入点、解决难点”的研究策略,加强科研成果在一线教学中的应用推广。仅在秋季学期就完成省级课题结题3项、市级课题结题3项、省级课题立项1项、市级课题立项3项,教科研成果丰硕。观海新闻/青岛晚报/掌上青岛 记者 张琰

image.png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