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弥勒文化 擦亮奉化特色名片
上思发布
讲好上思故事,传播上思好声音。
2024-04-18 14:15
关注

今年来,奉化区社科工作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展开,大力发展奉化区地域特色文化,在众多特色文化中,弥勒文化作为奉化特色文化“名片”之一,独树一帜。

奉化区社科联理事单位结合各自地域优势、资源优势,以“内强外拓”等方式,深入开展弥勒文化研究。其中作为理事单位之一的奉化区弥勒文化研究会通过聚焦内核、内强外拓、定期会商等方式,创新开展《弥勒文化数字化文库》创建工作。

聚焦内核,把握弥勒文化研究脉络。根据弥勒中国化源起、发展、成熟及其特征,建成历史文理和文化文理。雪窦山作为弥勒根本道场、佛教五大名山之一,应当体现时代方向,承担时代责任,如人间佛教的思想,大慈欢喜精神研究、实践、弘扬上,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形成一套可参照、可复制、可推广的当代佛教中国化“雪窦模式”。

内强外拓,组织优秀团队策划实施。自2022年9月起,奉化区弥勒文化研究会启动《弥勒文化数字化文库》创建工作以来,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魏道儒先生为顾问,6位博士生、3位硕士生和3位本科生组成了中国社科院大学团队。定期实地考察我区遗存的6处布袋和尚史迹点,积极开展文献整理和故事汇编工作,构建了系列理论体系。

定期会商,推动文库创建稳步建设。中国社科院大学团队与奉化区弥勒文化研究会定期会商,并对下步建库工作与实施团队进行座谈交流,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确保稳步推进。此外,中国社科院大学团队从已经掌握的2400多篇历史文献和现当代论文中,筛选出1200多篇分成四大类入库,自今年年初起,已着手开展入库文档的规范化、标准化处理。

通过文库创建工作的不断开展,进一步推动弥勒文化研究。奉化区着力发掘弥勒文化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精神内核相通的价值追求,提炼弥勒文化核心要义,形成符合时代需求、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