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助力留守儿童陪伴及安全健康教育,不让稚鸟离群,共同守护祖国花朵绚丽绽放。“守护稚花”志愿服务团队,于2022年成立“守稚护花”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面向西南贫困地区,联合社会公益组织与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系列公益活动。
重要活动记录:
2022年
创立“初梦爱心基金”
年初,项目成员“新青年”余雄伟联合朋友、同事等24人成立了“初梦爱心基金”,发起了儿童初梦爱心助学,共同筹资捐款,助力困难家庭学生与留守儿童筑梦、逐梦、圆梦。
这一年基金会收到捐款212笔,累计收到捐款25220元;支出款项17笔,累计支出13372.52元。在云南省、贵州省、设有助学片区5个,长期助学对象12人。
进行“三下乡
7月15日-18日,以“知法明理强观念、暖心关爱结伴行”为主题,于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学登堡社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3年
“初梦爱心基金”助学计划继续推进
基金会累计收到捐款224笔,累计收到捐款28749.4元。为助学留守儿童发放助学金、奖学金、慰问品等支出款项31笔,累计支出27674.82元。在云南省、贵州省设有助学片区5个,长期助学对象18人。初梦爱心基金爱心人士破百,遍布21个省区市。
成立“打易镇宣传服务队”
5月,在服务地打易镇牵头成立的宣传队伍实现单条视频浏览量20余万次,全网总浏览量120余万次。
走进贵州财大、医科大、理工学院宣讲
5月,《我在西部种太阳》走进贵州财经大学、医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西部“种太阳”种下希望,用长出来的“太阳”照亮和温暖西部热土上更多的人们。
辗转贵州多地走访困境家庭和助学对象
6月,日夜兼程,辗转贵州兴义、安龙、册亨3地,走进7个困境家庭,寻到5名助学对象,了解他们的生活与学习情况,感触颇深、收获满满。
进行“三下乡”
7月13-16日,以“践行禁毒防艾,创建美好明天”为主题,赴贵州省金沙县岩孔街道安河村面向当地留守儿童宣传禁毒防艾的具体知识与预防措施,增强他们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
模拟政协提案得到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协提案委肯定
年末,在贵州省2023年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大赛中,我们的作品《关于加强性教育进入贵州乡镇中小学校园的提案》,荣获省级二等奖,得到了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省政协提案委肯定,为留守儿童公益项目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向。
2024年
“爱心初梦基金”助学进一步取得成效
“初梦爱心基金”增加5名扶助学生,共有长期助学对象23人。新加入基金会的爱心人士继续增加,遍布20多个省区市,服务面积继续拓展。
进行“以爱滋养花开,守护青春颜色”宣讲
5月10日,在白云区泉湖街道长宁社区开展心理健康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进行“以爱滋养花开,守护青春颜色”青春期心理健康宣讲教育活动。
开展“爱心传递,温暖同行”募捐
5月12日,依托“初梦爱心基金”联合贵州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开展“爱心传递,温暖同行”募捐活动。召集同学们将闲置书籍以及废弃纸盒纸箱进行募捐,筛选合适的书籍捐赠给贵州省望谟县乐元镇的学生们。将义卖筹集的资金,用于乐园镇的学生购买物资。既做到了变废为宝,又献出了爱心。同心共济山区梦,携手共远行!
通过2年多的的不断摸索与实践,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与的爱心人士不断增多,受益留守儿童越来越多。截止目前,“守稚护花”志愿服务团走过贵州、云南、重庆,实地走访14个村、近105个组、210个自然寨对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实地家访和志愿服务;进行宣讲100余次;举行暑期“三下乡”活动2次,分别荣获2022年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2022年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等部门联合举办的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文字团队、2023年贵州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募捐10余次,累计招募爱心人士1000余人次参与公益活动,遍布全国20多个省区市。项目累计媒体账号关注数5000余人,全网总浏览量超过140万次。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公益活动,有助于帮助留守儿童提高心理健康,增强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的适应与调节,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促进全面健康成长。“守稚护花”志愿服务团队正在成为一双温暖的手,汇聚各处的真诚、坚持和善良,慢慢地牵引、帮助着更多儿童健康生活、幸福成长,在阳光下尽情如花绽放。与此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这是一项目是艰巨的,会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以更加完善的工作机制和专业方法,持续关爱留守儿童,将公益活动做出实实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