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
中国农民合作社
《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官方账号
2024-05-23 13:50
关注

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是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为全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提供指导服务的社会组织。联盟运用现代信息与网络技术,开展家庭农场行业交流互助服务;制定联盟工作指引,做好行业指导;对接农担、银行等金融机构,形成信贷直通服务; 编撰《家庭农场宝典》,开发联盟微服务小程序,引导家庭农场规范健康发展,成为政府部门的好帮手、家庭农场的“娘家人”。

四川省家庭农场发展创业联盟成立于2020年8月,有成员350名,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成员327名,省农科院、川农大、隆平高科等企事业单位共建会员7名,县级家庭农场联盟 (协会 )作为团体会员16名。联盟以贯彻落实党的“三农”工作决策部署为核心,面对面传递政策信息,实打实提供精准服务,手牵手寻找合作伙伴,努力推动全省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联盟会长余长寿被评为第五批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

一、用好“新农具”,惠农政策到田间

四川有家庭农场21万余家,广泛分布在48万平方千米范围内,点多面宽、产业布局散。联盟成立之初,认真分析省情农情,以立足会员、服务全川为宗旨,充分利用手机这个“新农具”,将各类惠农政策和服务信息高效、便捷、低成本地传递到田间地头,服务西部农业大省、人口大省的家庭农场。按照规范管理、有序推进的原则,联盟建设并运营了家庭农场企业微信和微信公众号。联盟企业微信将全省 2836个省级示范场率先纳入范围,根据家庭农场所在区域和主导产业,相继组建了21个市 (州)企业微信内部群和11个产业外部群,实现了区域管理和行业服务的有效融合。联盟微信公众号开设了快乐学农、金融服务、市场信息、产品包装、会员风采等九大服务板块,每周推送一次信息,重点将党和政府关于农业农村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作举措及时转载传达,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解读,逐步成为家庭农场手边的政策资源库。组建微信群平台后,家庭农场间的信息交流十分活跃,互通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市场信息,农场间互相解答疑难、交流情感、鼓舞激励,家庭农场主找到了“家”的慰藉。

二、抓好规范化,联盟工作有指南

联盟组织引领家庭农场走联合合作之路,有效汇集家庭农场的市场需求,与各类服务商形成对等的市场地位。联盟以行业自律为保障,夯实县级联盟(协会)力量,形成联动一体的工作格局。一方面,持续加强内部规范化建设。联盟严格按照《章程》规定,组建了会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在联盟党支部领导下设立秘书处,作为理事会办事机构,制定了联盟财务管理、秘书处岗位职责及绩效考核办法等内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促进县级联盟(协会)规范化运营。2022年,在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联盟印发《县级家庭农场联盟(协会)工作指》,明确了县级家庭农场联盟(协会)的组建条件、组织机构、重点服务事项等。全省有 30多个县(市、区)陆续组建运营了家庭农场联盟(协会),初步构建起纵向贯通的行业服务体系。

三、开通“直通车”,金融活水引进来

长期以来,家庭农场涉农贷款单笔金额小、分布广、成本高、抵押增信难,贷款难、贷款贵等问题一直制约着家庭农场发展。2021年,联盟按照农业农村部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贷直通车活动精神,率先与省邮储银行省信用联社、省农担公司等金融机构在22个县(市、区)共同开发推出家庭农场金融专属产品一一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直通车贷款重点面向家庭农场,提供“两低一高”(低门槛、低成本、高效率)的信用贷款服务。过去家庭农场要申请贷款,需农场主个人先向银行提起申请,银行受理并做贷前调查后,将资料报给农担公司,再由农担公司出具担保函,银行拿到担保函再做放款决定;如果涉及政府风险补偿金分担,还需要农业农村部门提供签审意见。开通“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后,在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下,联盟依托家庭农场名录库,统一收集广大家庭农场的贷款需求信息,第一时间形成信贷项目“白名单”。在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政银担合作框架下,联盟及时将有贷款需求的家庭农场批量推荐给省农担公司,省农担公司对“白名单”客户完成政策性审查,直接向银行提出可授信额度建议,再由银行完成放款手续。截至目前,联盟已累计服务家庭农场贷款196笔、余额1.43亿元。平均每笔担保贷款办理时间由过去至少1个月缩短至15日以内,贷款利率平均降低 30%,基本形成了多家银行、多个金融产品针对家庭农场有序竞争的服务格局,将单一的金融助农活动转变为常态化的金融合作机制。

四、当好“充电桩”,精准指导强能力

做好家庭农场主的技术、技能和经营理念培训,是联盟服务的主战场。

一是开发联盟微服务小程序。小程序聚焦家庭农场的共性服务需求,开设“专家问诊”服务,邀请60名农业技术专家,点对点提供技术精准指导让农场主获得最新的农业技术培训与咨询。开设“田园秀才”服务,遵选21名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家庭农场主人驻,现身说法,以案教学,让广大家庭农场主找到接地气、能借鉴的学习榜样。

二是编撰出版培训教材。联盟结合家庭农场政策和基层实践,组织编撰并出版《家庭农场宝典》,入选四川省高素质农民培育及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教材目录。组织编印《家庭农场50问》,解答家庭农场常见问题,作为家庭农场主经营管理培训的专门资料。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