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小豆腐”,如何做成“舌尖上”的致富产业?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
中国食品工业杂志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办的杂志。
2024-05-31 16:23
关注

每个人的乡愁里,都有一道豆腐。大堰豆腐大概就是奉化人“时常会想起,不吃会惦念”的家乡味。有着“高山豆腐”美誉的大堰豆腐,以老豆腐而闻名,因选料精细,用生态黄豆、高山泉水、醇香卤水,加之古法制作,豆香醇厚,质地粗老,俗称“老豆腐”,刚出锅时冒着热气,无论是就着酱油现切现吃,还是干煎、家烧,都是一道抚慰辘辘饥肠的极好美食。

近日,“艺兰湖边”豆腐制作技能比武在大堰镇湖边桥村文化礼堂拉开帷幕,来自奉化城区游客、美食专家、非遗传承人、乡贤、侨胞们齐聚于此,共同见证6位“妈妈级”选手用她们的巧思和精湛技艺,将黄豆转化为美味的豆腐。

别看一块豆腐不起眼,但制作时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比武现场,选材、泡豆、磨浆、滤浆、煮浆、点卤、滤水、打包、压板成型......选手们按老手艺规程操作,有条不紊地展现着极为讲究的豆腐制作工艺,其中,点卤这道工序最为关键,经验和技术一个都不能少。经过四五个小时的忙活,浓郁的豆香扑鼻而来,引人垂涎,四四方方的卤水豆腐终于做好了,棱角分明,白中带黄,口感绵韧,醇厚浓郁。由奉化区大堰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奉化区锦屏街道春晖社区邀请来的美食评委通过触摸、品味等环节一一打分。最终,经过激烈比拼,有着30多年豆腐制作经验的王胜利阿姨在比武胜出,获得一等奖。“这不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是对美食热爱的尽情展现。”湖边桥村党支部书记王安君点评道。

在大堰镇湖边桥村,家家户户都会熟练地制作豆腐。为了让大堰豆腐能成功“出圈”,大堰镇政府以“组织搭台、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发展思路,从今年起,首先在艺兰湖边共富工坊试点,以“小豆腐”发展“大产业”,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目前,湖边桥村的艺兰湖边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经奉化淼鑫文创传媒有限公司牵线搭桥,已经和锦屏街道春晖社区弄堂里美食社达成合作,共同把大堰豆腐推向市场。

“大堰镇将以‘舌尖上的豆腐’党建联建为枢纽,通过结合“我们的家园”行动,以品牌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培育为根系,打造大堰艺兰湖边共富工坊,推动豆腐产业发展。让大堰豆腐这份好味道飘向奉化、飘向宁波。”大堰镇党委副书记夏丹说。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打开客户端发表评论